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思辨”为有效阅读求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福如

  一、追思阅读渊源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语,我们常常以这句话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大量地背诵经典文章,希冀在熟读中背诵,在背诵中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功效。
  熟读唐诗三百首,能否会作诗不得而知,但肯定会“吟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熟读”与“吟诗”二者是否等效?通过“熟读”来达到“吟诗”的目的,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在实施有效阅读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古人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其实这两个分句的意思差不多,落实到语文学习中,就是指要经过长时间的、有准备的积累,方能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当我们无法让阅读对话走向深入时,当学生的质疑让我们进退两难时,我们只需要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把皮球踢给了学生。
  联系这三句话,我们就不难发现,自古以来,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第一是“读”,第二是“背”;“读”与“背”一直是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策略。但是,一味地“读”与“背”,只会让学生成为词语的仓库,而不会成为语言的加工者,更谈不上学生书面语言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二、再思阅读理念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并努力让二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这是阅读教学应该回归的正确轨道。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课堂充满思辨的味道,让学生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这是阅读对话从无效转向有效,进而走向高效的关键,更是语文教学理性深入与别样回归的必由之路。因为,让思辨走进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阅读的历程才能充满思维的张力。充满思辨的阅读历程,既要有学生个体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既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的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只有这样,阅读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教师培植和绽放学生思维之花的温床和沃土。
  
  三、求解有效阅读
  
  阅读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正在走出“泛语文”、“非语文”或者“惟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真面目回归。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对话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试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1.思辨在文本的词句间,开掘思维的深度。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失去“品味语言、触摸文字”这一根基,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的机会,即使课堂的情境再诗意,即使学生的发言再精彩,课堂也会因为缺少了语文的味道,而使其“泛化”、“虚化”,直至“非语文化”。思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学生品文析句的课堂,阅读的思辨首先应该从文章的词句开始,智慧的教师常常能从看似平实的一词一句中读出丰富的内容。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一种思辨的过程,因为只有思辨的对话,才能让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行为充满智慧的灵动和生命的张力。当然,这种思辨式的阅读对话不同于灯下漫读,更不是消遣性阅读。它不同于聊天唠嗑,因此不能海阔天空,更不能信口开河。思辨的过程,必须以文本为依托,且深深根植于文本之中。
  在《燕子》(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一文中,郑振铎先生用生动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生机烂漫的春景图,文章语言优美,用词鲜活。这样的文章如果让学生去读一读、背一背,学生也能够把文本贮存进自己的词库中。但是笔者认为,这样读读背背的过程绝不是一个生态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执教《燕子》第二自然段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在读通读准文章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赶”字思辨。“小燕子从南方赶来”能改为“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吗?一个“赶”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通过对这一自然段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小燕子“赶”来的这幅画面吗?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笔者又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两个“掠”字中思辨,“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渐进式思辨,学生不难感受到,前一个“掠”字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之“快”、姿态之“美”,而后一个“掠”字则主要突出了燕子飞行之“低”。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思辨过程中品味文章语言,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一定是深刻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2.思辨在文本的空白处,拓展思维的广度。
  中国的绘画艺术讲究“布白”,中国的文学艺术讲究“悬念”。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如果讲究艺术的话,那么就是让学生把静止的文字读活,让学生把有限的文字读厚,让学生既读出“言外之意”,又读出“言中之情”。
  苹果从树上落下,不仅仅只有牛顿看到,但是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不是因为牛顿是天才,而是因为牛顿善于从寻常中思考出不寻常的东西,更是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所致。
  当然,有效阅读的“补白”应该明确目的,不能信马由缰、信口开河、肆意猜想。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阅读对话可能会出现一种别样的精彩。
  3.思辨在文本的冲突处,提高思维的效度。
  在叙事性的文本之中,作者常常会通过故事情节的冲突来凸显主人公的性格品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避重就轻,绕“焦点”而行,而应该准确捕捉文本的情节冲突处、矛盾交接处,并充分利用这些冲突和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文本冲突与矛盾的漩涡之中,与“焦点”访谈,亦思亦辨,这才是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
  《特殊的葬礼》是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的文本冲突在什么地方呢?第一,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和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奄奄一息;第二,为瀑布举行的葬礼由巴西总统主持,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学者云集。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生阅读的视角聚焦到文本的这些矛盾冲突之中,让学生直面矛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思维,学生的阅读必然高效。《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的冲突之处主要表现为“情况的万分危急和战士们的无畏乐观”。只有让学生在这一矛盾的冲突中咀嚼回味,徘徊沉思,学生才能真正读懂“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句口号所饱含的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我们坚信,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思辨之中经历阅读的高峰体验,让他们在阅读的高峰体验中获得思辨的快感,这是阅读对话从无效向有效、从有效向高效行进的目标。语文课堂的理性深入与别样回归理应向此方向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