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积极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 洁 沈慧娟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分侧重认知方面,忽视教师情感的感染力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的倾向,所以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教学过程的较高境界其实是认知与情感相统一。本文将探讨积极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创建积极情感教学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 积极情感因素 大学英语教学 作用
  
  引言
  
  情感与个体情绪反应紧密联系,它普遍存在于人类思维和社会活动中。而人类思维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社会交往。所以,情感对人类语言学习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及教师的关注。数十年来中国的英语语言教学都将培养学习策略与风格等认知技能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学习个体情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实质上,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学习不仅依赖于认知主义所强调的知识结构,更决定于学习者的主动性。
  
  一、什么是情感因素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同时,情感又对人的认知行为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自行停止,即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Arnold,1999)而积极情感状态则能极大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焦虑(anxiety)、自信心(self-confidence)、动机(motivation)等。
  (一)焦虑(anxiety)。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况(王银泉、万玉书,2001)。
  课堂上英语学习的焦虑感,如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等都与学习失败有联系。研究表明,英语学习的好与差,可以通过焦虑的程度来区分。焦虑是由个人因素或令人担忧的学习环境所引起的。
  (二)自信心(self-confidence)。
  自信心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判断。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与英语学习的效果有关。在个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为重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高度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学生学习成功率相对较大。自信心强的人敢于冒险,在学习中不怕犯错误,能大胆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在同样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性格内向、自信心弱的人,由于过多地顾及面子,怕出错而失去许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三)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可分为来自于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内在动机和来自于外界影响的外在动机。英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英语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英语学习,往往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
  
  二、积极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积极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驱动其主动地学习。
  这是因为情感是跟人的需要联系着的。求知欲、对英语的热爱、对老师的信任及其欣赏等积极的情感都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完成了某一学习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欲望,驱使他去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达到新的学习要求。
  (二)积极情感能够强化和调控认识活动,提高认知活动的水平,激励能力的发挥。
  情感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各种成分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能激发、调控认识活动,而且能充实认识内容,使认识更加丰富,推动认识发展。学习获得的成功喜悦会使学生“越学越有劲”,而学习失败后的心灰意冷、悲观失望会影响学习的进步、甚至厌学。同时很多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具有增力作用,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促进学习迁移,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思维敏锐,无论回忆往事还是接受新知都会比较顺利,不但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而且有时还会超常地发挥,解决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当他不愉快时,则会思维迟钝,就是简单问题也可能感到困难。
  三、教师应如何给学生创造积极情感环境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最大可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巩固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良好的氛围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进入积极的情感状态。由于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的情感能对教学和学习效果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而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但目前许多大学生经过多年“费时低效”的英语学习后难免会对英语学习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教师要以积极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不同的进步速度。教师要正确理解犯错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具体地,教师应努力做到: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和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表演、游戏、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英语的表现欲。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热情,具有同情心,多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赖、理解类型的情感人际关系。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经常在交流过程中或全班学生面前“有错必纠”,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怕出错误的紧张感,增加焦虑感。实际上,学生的语言错误很多都是过滤性的,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会自己改正,所以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少给消极的反馈。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情感或欲望。动机强的英语学习效果好,而动机低落的英语学习,学习效果不佳。不过,即使学生已有了内部动机,要使其变成经常起作用的动力,也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有关的需要由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成为实际上起作用的动力。激发学习动机通常采取的方式有: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创设“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
  习的积极性;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批评,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
  
  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砺其健康心理的过程。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Arnold,J.(e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常欣等.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3).
  [3]柳斌等.教学方法与艺术案例全书[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4]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研究,2001,(2).
  [5]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