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背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居 方

  摘要: 本文对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的综合回顾,并以此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展开讨论。合理选择背诵的材料,适当讲解文本中的难点,对学生表现给出必要的回应,尽可能让知识活学活用,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背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背诵 英语教学 探索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背诵是再熟悉不过的学习方法了。作为传统的学习策略,背诵在各学科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被广大从事外语教学的工作者认同和采用。然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其独立思维的要求下,背诵学习遇到一定的阻碍。单纯的模仿过于呆板,很可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近些年来,英语教学者对背诵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多次探讨和研究。到底该不该背?该怎么背?笔者将结合背诵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就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 理论基础
  
  1.输入假说
  Krashen于1981年提出了他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渡假说。其中“输入假说”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地接受“可理解性输入”习得语言。他所说的输入有以下特点:(1)输入与习得相关,而不是与学习相关;(2)可理解性,Krashen认为理解是输入成为内化的前提,当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语言形式略高于现有水平,即i+1水平,该语言形式就能被理解,继而被内化产生语言习得;(3)足够的输入量,Krashen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者接受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到一定程度时,语言的输出就会自然地产生;(4)低焦虑性,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学习者在低焦虑的情况下才有利于输入知识的吸收(intake)。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背诵的内容主要为课文或教师选取的材料。课文经过教师的讲解,学习消化后成为可理解的内容;教师选取的材料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成为课本的辅助,以保证足够的输入量。
  2.输出假说
  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说,1985年Swain提出了他的输出假说。她发现仅凭语言的输入并不能达到Krashen所说的效果,必须结合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输出才能使学习者习得语言。她认为输出在如下几个方面能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1)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2)对目的语进行假设检验;(3)具有元语言功能,为源语言学机能服务,能使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4)使目的语表达自动化。有别于默写,背诵的过程本身就是输入和输出的结合。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输入―输出―输入,消化吸收文本,把语言信息转化为口语的表现形式。对未吸收的信息通过进一步的输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证研究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背诵在教学中的效果做过实证研究。丁言仁、戚焱(2001)采用测试、回顾、周记的方法,探讨背诵课文在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再次证实了语言在语法和短语层次上运作的双重性观点,对我国外语教学和学习有一定启示:除了强调语法知识,熟读和背诵课文在英语教与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杨安文、李超(2005)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料背诵与课堂陈述对英语语言习得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表明背诵语料和有准备的小组课堂陈述对英语学习者,特别是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龙献平、黄光大(2006)针对背诵强度与英语学习成绩开展相关性研究,发现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强化背诵最为必要,可显著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三、教学启示
  
  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背诵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利用背诵这一方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运用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以下几点应加以重视:
  1.文章的筛选
  背诵材料决定了学生的表现。难易程度、题材内容对于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和掌握有很深的影响。《新概念英语》在英语学习中广泛使用,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1―4册难度由浅入深,读者群涵盖了小学到大学的众多人群。即使有两到三本教材在手,很多教师也会推荐学生自学这套书。一些学生也愿意自觉背诵其中的文章。然而里面的文章并不能一概而论,都适合背诵。有教师提出第三册的文章单词量很大如果学生能背诵全篇文章,其中单词也就也能无师自通。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该书文章体裁多为记叙文或说明文,如果想提高学习者的论述能力,这本书并不是很好的范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颇广的两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练习中都安排了背诵。不同的是,前者安排的为背诵诗歌和名人名言,后者则为课文中的某个段落。从篇幅上看,前者的确比较简短,对于学生却难度颇大。学生普遍反映诗歌中的语言与生活中的有很大差异,很少会用到。而课文,特别是论述文中的句式如果能背下来,会对写作有不少帮助,应付考试很管用,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活学活用。因此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来安排背诵的文章,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地背诵,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这个方面看,政经、文化或体育的文章都可以纳入背诵的范围,与生活结合越紧密,使用频率就越高,学生也就越乐于去背。从体裁上看,最好是在学生语言运用中较常出现的文体,比如说明文和论述文。
  2.文本的解析
  在选择背诵材料的时候,教师必须考虑文章本身的难易程度,过难过易都不适宜。按照Krashen的“输入假说”,难易程度为i+1的最适合学习者。因此教师在安排布置任务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强化要点,可以带领学生标记出关键的短语或生词,分析复杂的长句,加深学习者对句群的理解。否则很可能出现即使学生背诵得很流利,但对句中的词组或句意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不仅是生词句式,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英文写作的思路和行文逻辑。如果教师选择课外文章,可先让一位成绩排名中等的学生先朗读一遍,便于找出需要强调的要点。出现的语音语调及断句不准确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如果选择的是课本中的段落,最好能包含该篇重要的语言点和词汇短语,以加深巩固。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section A给出的背诵任务为课文最后一段,是比较好的材料。该段不仅包括了如“Not only did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each me the value of hard work, but it also gave me insights into another culture.”这样课上重点讲解的长句,也非常符合英文总-分结合的写作习惯。
  3.过程的监控
  背诵与默写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口语输出,而后者为书面语输出,这就牵涉到背诵过程中的操作和监控。教师到底是否需要在学生“卡壳”的时候提醒,是否需要中途纠正语音错误,是否可以批准学生以默写取代背诵的要求,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背诵这一教学方法的效果。背诵不仅需要完整记忆文本的信息,还要能够准确表述出来,这对于口语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因此,背诵不仅仅是考察学习者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对文字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因此即使口语再差,也需要让学生开口,克服心理障碍,背诵则是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轻松的气氛,避免学生因为紧张而无法记起本已滚瓜烂熟的内容。在句子之间出现的停顿不要急于提醒学生,给他们一定时间的思考,实在想不起来,可以提醒一两个词。特别严重的语音错误,可以在背诵完成后指出,不必总是打断学生的思路。甚至在结束后可以挑选一些句子或词组来考考学生,加深他们对所背诵内容的理解。

  4.材料的利用
  学生难免会有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这有悖于教师的初衷。怎样结合背诵,让学生觉得背诵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是真正学到东西,教师得在教学课程设计上多下功夫。这里还是拿《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section A的背诵任务来举例说明。笔者曾尝试在学生背诵完之后,安排写作相关的口语任务,例如以“benefits o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展开讨论。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背诵文章中的很多短语和句型。也可以以相关话题命题限时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此举大大降低了写作任务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四、结语
  
  本文就背诵在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并对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背诵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敷衍了事,需要让学生将所背内容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的写作和口语等输出活动中。英语教学者需要合理选择背诵的材料,针对难点进行适当讲解,对学生表现给出必要的回应,并尽可能让背诵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扬光大,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Ltd,1982:21-25.
  [2]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Newbury House,1985:235-253.
  [3]丁言仁,戚焱.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5):58-65.
  [4]龙献平,黄光大.背诵强度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56-58.
  [5]杨安文,李超.语料背诵与课堂陈述对英语学习作用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61-363.
  [6]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