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兆凯

  摘要: 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着重论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素质教育在现实的教学行为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 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要性 开放式教学 自主性 学习方式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培养的问题,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曾受到重视,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成为习惯。数学是一门思辩性很强的学科,非常重视思维的培养,思维习惯的研究也是对长期重视行为习惯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与发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本质上还是一种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使学生可持续发展,除了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知识与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学会迁移的、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方法。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使数学学习从人的内心出发,少走弯路而达到学习目的;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会给学习带来困难。习惯是一种能动的自组织过程,学习习惯为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是学生的心理能力达到一种临界状态所必须的条件。所以,数学学习离不开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开放式教学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学生能否掌握数学知识影响深远。学生掌握数学学习习惯受许多方面因素影响,除了数学学习习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国家的教育实际情况外,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为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体现数学学习习惯的真正实施者。教师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习惯落实到学生身上的程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开放式教学必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和全面地发展。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应体现童趣、尊重和自主,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迸发创新的火花。教师要跳出教材和传统的束缚,允许随时发问、挑选问题和解法、答错了再答、不完整的补充;可以由学生站到讲台上以“小老师”的身份出现;课堂座位也可以随教学内容变换形式,如方型、圆型、V型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于发表不同观点。
  教师完全放开,学生自由发挥,非常自然地进行学科之间的渗透整合,既巩固了新知,又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使他们感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教师还必须做好“评价”的开放,应该说,评价是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一条情感主线,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评价的激励功能,理解了评价是为了我们更好地改进教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融洽、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善于捕捉评价的时机,不要轻易评判学生得到的思维结论,应放手让学生互评,引起共鸣或争论,特别对学有创见、思有特点的亮点,更应该开放评价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共同寻求并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开放式教学必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和全面地发展。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论深入人心,教师已基本具有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是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但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停留在观念上、口头上,也不能仅作为教育理论和教改实验的标志,应真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自觉的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才能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材料,使孩子多向思维,达到问题的解决;使孩子展开积极思维,能激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数学观念表达的机会,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掌握知识。这样的开放性教学,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太简单,也不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成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发展多向思维都创造了机会。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善于捕捉评价的时机,不要轻易评判学生得到的思维结论,应放手让学生互评,引起共鸣或争论,特别对学有创见、思有特点的亮点,更应该开放评价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共同寻求并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所谓合作交流,就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小组内交流重点、质疑、解疑,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一个小组有疑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点拨、引导,体现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三、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但在实践应用中,由于受片面追求“分数论英雄”影响,受陈旧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只重教,忽视学,这是造成目前许多学生学习方法滞后,学习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解决当前任务重而时间少的新矛盾,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学改革与学法改革同步进行,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让他们掌握一些可以迁移、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会得以真正地实现。
  
  参考文献:
  [1]蒲慧兰.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甘肃教育,2005,(12):47.
  [2]丁晓邦.小议数学学习的习惯及其培养[J].时代数学学习(七年级),2006,(Z1).
  [3]范智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河北教育,2005,(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