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 莉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开放,张扬个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多向互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把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转变教学模式,而在这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本文仅从语文课堂起始、中间、结束阶段探讨中学生语文学习情绪的激发。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学习情绪 激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重视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而以上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为基础。为此,语文教师应调动学生思考、想象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地去认识崭新的生活世界,开拓语文大视野。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思想,而这种探索思想又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中有其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这种体验与参与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进入表达、接受、语文思想载体转换等阶段后,经过自己不断在内心世界交替、消化与推陈出新,便呈现出多样性、多重性和差异性等特征。为此语文课堂应尽可能的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绪,主动设计教学情境,来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及其心理发展的“动情点”。其教学情境包括生活情境、想象情境、问题情境。
生活情境。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贴近学生的应用问题,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语文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体验、人生随感,应重视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认识―实践”与“生活―体验―生活”的循环过程,形成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教科书、教材等都尽量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走进生活,时刻保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设计了很多生活情境,向学生充分展示了语文的人文化、情境化色彩,为教师的教学施展更大的发挥空间。
想象情境。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想象生活之随见,运用华丽的辞藻装扮成章,并能够自己设置场景,投入到现场。这个过程最好的体现就是能够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情境中,享受每位同学的想象成果,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中轻松愉快中度过,让学生体验语文知识的丰富,以及知识的生成,在充满幻想的氛围中实现,学生既有所得又能进行创造想象,教学效果较好。
问题情境。加强语文教学的改革,巧设“问题情景”,把整个课堂的问题主轴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是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探索性学习转变。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上,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从多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 起始阶段的教学情绪激发
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准备过程,学生的情绪往往起着“定调”和“奠基”的作用。这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情绪由潜伏状态转移到积极活动的状态。可引入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潜伏状态,现实生活中比较贴近学生的应用问题,来促进学生联想到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语文本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体验、人生随感,应重视社会生活现实作为课堂起始的“引子”,逐渐让学生回到书本,特别是学习新内容、新篇章之时,创设情境,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形成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起始阶段的学习情绪。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1)课前演讲。由教师事前布置学生准备好讲稿(时间3―5分钟),课前安排学生上台演讲。实践证明,往往学生课前的演讲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放松状态迅速紧张起来,聆听演讲者的台词;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不仅能使自己的情绪高涨,也会刺激其他同学积极活动的欲望。只要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课前演讲”这种形式,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情绪,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2)课前小组朗读比赛。教师指定篇目或段落,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集体高声朗读,可以采取同一篇或段落,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篇目;同样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组方式,进行朗读比赛,评出等级,每次课堂结束安排记分并登到墙报,累计到学期末,给予奖励。集体朗读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朗读对象上,然后通过言语活动刺激大脑,从而使朗读者情绪亢奋。(3)课前导入。教师常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据笔者观察发现,大多流于形式,尚达不到激发学生情绪的目的。而是“课前导入”出了问题,并且是老师的认识出了问题,他们只注意了“导语”的“导入”功能,却忽视了“导语”的激发作用,仅仅把“课前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或者根本就只把它作为一种“课堂环节”――公开课的考评环节。课前导入,必须注重“导语”的“导入功能”与“刺激作用”,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学生的心理,注重语言的表达,精心设置“课前导入”对激发学生的情绪。
2. 中间阶段的教学情绪激发
教学中间阶段是组织学生感知、理解教材的过程;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环节。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一是认识到知识对个人的意义而产生的需要,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满足而产生的进一步学习的渴望。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基本形式有三种:(1)课堂辩论。辩论的方法使学生思维得到强化。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争强好胜的欲望,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在辩论中,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他们往往会竭尽全力找理由、查依据,来博得共鸣。同时,他们会专注地倾听对方的观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争辩时学生思维最活跃,精力最集中,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究问题时,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情绪。但课堂辩论中,应该注意论题的设置宜“小”不宜“大”,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论题的设置应紧扣教学内容,应有正反的可辩性;教师应充当主持人和裁判的双重角色,调控好辩论进程。(2)课堂表演。根据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主动而迅速理解课文。譬如《雷雨》就是非常适合表演的素材,若能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学生在演和看别人演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受主人翁的角色与情景的配置,即学习情绪激发了,课文理解深入了,语言表达提高了,情景体验浓郁了,生活体验丰富了。(3)音乐刺激。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情绪,取得良好效果的方法之一。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音乐长于文字的优势,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3. 教学结束阶段的情绪激发
教学结束阶段是课堂教学的收束,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开始。教师往往认为此时学生的情绪无关紧要。这就大错特错了,这一阶段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样重要。只有保持强烈的学习热情,“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才会自觉地去巩固已学的知识,去体验社会的人情世故,去审视、探索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情绪体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始有终。结束阶段同样要注重学生情绪的激发,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收尾阶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情绪呢?(1)课堂小结。小结是对本课知识内容的回顾、梳理、归纳,更应该是学生课外巩固,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动员。课堂教学小结是课堂的最后环节,处于课堂的尾期,学生容易疲劳,所以进行教学小结,教师一定要通过语言的艺术,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譬如,教师在教完《李清照词两首》后,设置结语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诗人那失落、孤单、凄凉、悲苦的心灵世界,感动着我们,悲诗人之悲,愁诗人之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诗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盛筵,聚焦我们的目光,拿起我们的笔,审视、抒写李清照吧!”学生的情绪定会再被激发起来,产生强烈的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2)布置作业。作业也是教学活动的环节之一,通常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都是课堂内容的重现,重视知识的巩固,却忽视了通过作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忽视了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为浩瀚的知识海洋。若能在布置作业上下功夫,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探索,意味浓烈的作业,学生继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亦为必然。
4.小结
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语文学习情绪也更为关键,并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走出语文教学之误区,开拓语文教学盲区,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激发学习情绪,必须做到:巧设开讲,激发学习情绪;启迪思维,升华学习情绪;精心结尾,延续学习情绪。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课堂教学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丁吾钢.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J].教学研究,2006,(2):176.
[3]彭益珍.调动积极的情绪,提高弱智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4):60-61.
[4]邵伯春.略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初中版,200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