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效应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祁增军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化学教学,必须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观点;重视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质量,才能使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本质的提高。课堂教学从实质上说,是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笔者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从改变教学形式,创设问题互动情境,培养创新互动意识;树立楷模,培养创新互动精神;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
摒弃传统的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实现由“教师为主”转为“学生为主”是真正实现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最重要的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良性互动效应模式。要坚持教育创新的一个前提:在教师教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力争学生达到两个目的:学会求知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培养学生三个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确保实现课程改革的四个内涵:以课题为载体,探究为方式,实践为形态,评价为导向。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学生经过质疑、判断、比较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获得结论。
1. 变僵化为开放,唤醒互动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精辟的教育理念长久以来被教师们津津乐道。离不开“授”的课堂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主,从接受“鱼”到接受“渔竿”,学生总是被动接收者,无需创新,也不用创新。只有改变僵化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充满情趣又富于竞赛规则的“渔猎场”,课堂上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才能唤醒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意识。例如:在设计和实施CO2的性质用途的教学时,课前布置研究问题:CO2是无用的废物吗?你对CO2了解多少?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搜集素材,下节课介绍CO2大比武,“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表现最佳者有奖。学生为了能够一展风采,劲头十足地去准备,认真钻研课本,积极准备实物,设计实验,翻阅课外书籍等,忙得不易乐乎。上课时有的拿出汽水介绍CO2溶于水生成碳酸,解释“汽水”碳酸饮料的由来;有的魔术表演“清水变牛奶”,把CO2的检验演绎的趣味盎然;美术墙角张贴了粉刷墙壁生炭火盆的漫画,并以文字讲解墙壁“出汗”的原理……生动的故事伴着形象的灯火实验使师生共同经历了“食人谷”的历险。学生们相互交流,争先恐后,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独具匠心,乐此不疲,创新互动的意识一下子被唤醒了。
2. 寻找“偶像”,培养互动精神。
创新互动的关键在于“创”,而“创”是一种精神。只有敢于想、敢于闯、敢于干,有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才能开辟新领域,创出新天地。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组织以“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为题目的故事会或演讲比赛,使学生了解、熟悉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创造和他们献身科学的动人事迹以及他们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样可鼓舞学生学习化学的勇气,坚定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他们献身科学、献身人类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挖掘深埋于内心的创新动力,在学生中树立敢于攻克难关、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楷模。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成功的喜悦和探索的乐趣,号召学生们向着理想的彼岸奋力拼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加上教师善于发现、勤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累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绩,表扬鼓励,使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勇敢创新。
3. 多方引导,培养互动能力。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多角度全方位地捕捉时机,创设条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和训练。(1)变革实验形式,训练思维的探究性。(2)巧妙设置习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训练思维灵活性的途径有很多,如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发散性。(3)复习课回归学生,训练思维的独创性。(4)以网络技术为平台,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
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种学做真人的教育,其实就是尊重学生天性基础上的人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求真、致善、唯美”,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一堂化学课,教师的纯讲授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开发潜在知识与能力,启发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当然,教师应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重视开放环境中的选择、调控、升华和激励,不能放任自流,片面追求“满堂问”的表形式课堂。为达到效果,产生效应,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精讲、多练:注意提炼茂盛性内容,精讲、少讲;对于派生性、细节性、应用性的内容,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辅导或组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学习。
2. 设疑、探索: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具体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大量查阅资料,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走上社会之前,尽可能较全面地了解教育需求发展动向及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设计、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细调组内合作,任务共担,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以组为单位,集体查阅文献,设计研究可行性方案。每组学生一个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动手操作,进行科学实验并以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
4. 交流、评价:各小组在全班将其社会调查、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报告,学生互提问题进行答辩。提高学习质量,锻炼表达能力,分享研究成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点拨,并对上述各环节的优缺点和关键问题进行总结,使学生充分掌握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通过以上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推动研究性学习风气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