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朗读评价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朝霞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朗读能力?怎样才能让这种兴趣与能力持续发展?我们采用了评价的方法。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是摆脱教学低效率的有效办法。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如何加强平日诵读的评价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第一步,制定标准。朗读的具体评价标准必须提前告诉学生,使他们在朗读的时候有章可循。我们的具体标准是:总分100分,停顿不当每处扣一分,回读每扣一分,读错字每处扣一分,加字每处扣一分,减字每处扣一分,顺序颠倒每处扣一分,没有感情一次性扣一分。90分以上合格,95分以上优秀。文章的长度为300―500字。其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对这些地方的关注,尽可能流畅地将文章念下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目标。”那么,这三大要求现实的基础是怎样的呢?
第二步,摸底测验。在测验前一个月,告诉学生要测验的文章篇目共十篇,以及测验的方法和评分标准。测验结果不尽如人意。被测学生共有132名,分别来自两个班级,其间水平参差不一。总的来说,排在首位的问题是普通话不标准。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分的同学占了七成以上,所以,读准普通话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都要注意的一个大问题。其二,是流利程度受到严重挑战。严重者一段念下来,不成句者比比皆是。从失分的比例来看,因读得不流利(这里指不当停顿)而出错的要达到18.26%。如“灯/光前面”,“经过/了半个世纪”,“这/个一度消失/了的海面”,“小屋/的门口”等,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停顿,能说他已具备语感了吗?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语言感觉是完全错误的,它将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直至社会交际。其三,90%的以上的同学念的时候毫无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要求中层次较高,而且它必须建立在正确流利的朗读基础之上。因而,在尚未解决前二者的情况下,暂不将它作为这一阶段的重点训练及评价项目。摸底测验暴露出的问题足以说明:朗读并未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关注与重视。而没有主观意志的参与,任何努力都将是无效或低效的。
第三步,跟踪指导。针对摸底测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告诉学生第二次评价的时间(两个月后)及文章的篇目(15篇左右)。由于第一次的经验教训,不少学生开始有点重视朗读了。
第四步,跟踪评价。从评价结果的数据统计来看,比第一次评价结果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这一次评价中,放宽了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要求。从结果来看,第二次评价在停顿上出现的错误率明显比第一次低。但回读的问题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想把字读准而反复读的,有读错字想纠正的,有读漏字想补回的等等。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朗读不流利。可以这么说,读得不够流利仍是一个大问题。事后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在读文章时,只达到能读下去的程度,一般读3―5遍,而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这就表明,“读书百遍”(即熟读)仍未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这种磕磕碰碰的朗读无疑是阅读理解前的一只拦路虎。试想,当学生还在想着如何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的时候,他还有余力去体验、领悟文章所传达的美来?如何去享受自我朗读的快乐?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会享受老师范读所带给他的快乐体验,却很少有学生能付诸行动。他们内心有这个欲望,为什么不去尝试呢?经过个案调查发现,那些不会享受朗读乐趣的学生在以前的朗读中没有任何成功的体验。相反,他们的有感情朗读常常遭到同伴的否定甚至讥笑,这种否定与讥笑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朗读能力的下滑,并逐渐丧失了对朗读的兴趣,朗读就成被动的读,成了一项必须完成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相反地,另外少数同学由于有一定的成功体验,他们有表现的冲动和欲望,朗读成了一种享受。如此一来,阅读的兴趣还会没有吗?鉴于此,我们可以着手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除了教师身体力行、同学相互影响外,还得依托评价这个环节,促使他们去表现文章的美,在一点点的肯定中重塑朗读的信心与兴趣。
第五步,形成评价报告。这个评价报告不是终结性评价报告,而是形成性评价报告,它不仅要告知学生本人,他这段时间在朗读上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也要告知学生家长,让他们明白,朗读并非只是闲务。总之,通过评价报告,尽可能地做到家校合一,以教师评议为主,形成学生自评、家庭督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朗读对阅读的重要性。通过评价,刺激了学生的成功欲。相信通过我们持久不懈的努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精读方法定能成为学生的阅读方法之一。这些厚实的朗读积累,也定能丰富他们的语言,发展他们的语感,加强他们的体验与领悟,甚至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美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如何将外在的压力变成学生内在的动力?如何选择文章的篇目?如何取得家长的配合?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