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庆梅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创新教育以其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人的创新能力为使命,以其独特的魅力蕴涵在各门学科中。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结合课堂教学,浅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据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太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维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发挥。质疑要讲究方法:(1)先积极引导,鼓励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扩大学生问题探究的空间。“万事开头难”,当学生不敢问、不善于问时,要启发诱导,甚至示范,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使他们能深思善问。(2)老师要妥善处理学生的提问。即使学生提出词不达意和偏离中心及肤浅的问题也不要轻易否定而忽视了其中有用的信息,教师要及时诱导使之更为准确和深入,把问题调控在不偏离教学目标又能“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程度上。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
  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作文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作文《浅谈引狼入室》,我们可以联想到《竞争―生命之本》之类的这样好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感受体验,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语文课本为青少年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如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去找冬天,在找冬天的过程中,学生欣赏到冬天的景色,激发了学生爱冬天,爱家乡的情感。在这充满生机的大好景色里,抒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从而去感受自然的美,达到感情升华,然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画出自己眼中的冬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实践开放,丰富学生的创新源泉
  
  语文教学是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探究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辩论、智力竞赛、即席讲演、口头作文、即兴咏物、编辑班报等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例如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柔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阅读课文,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在震惊的同时,你还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当今社会需不需要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大家分组讨论。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精彩的发言闪耀着创造的灵光,有这样好的起点,我们何愁学生创造能力不会提高呢?又例如《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可让学生自编自演;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办手抄报;推荐书籍让学生相互传阅,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动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奥妙,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这门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旨在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中,需要我们运用智慧、激情来演绎这门艺术。做为语文课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