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军队院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光

  摘 要:本文通过队军队院校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在军队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理念 军校教学 以人为本
  
  在军校教育实践中,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同时,“以人为本”要服从服务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1.“以人为本”思想由来已久
  “以人为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发源于人本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即后人所称的“管子”。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目的是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在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它是一种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
  2. 马克思主义正确解释了“以人为本”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他认为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对于现实世界,人是本,而对于人来说实践和感性活动是本,没有实践就没有人;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实践,实践是包括人在内的全部世界的根基所在。这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其次,马克思主义还在尊重和倡导人的价值基础上认识“以人为本”。马克思将人看作是实践的人,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的人;人所追求的是反映一定社会存在的有具体历史内容的价值。
  
  二、对军校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认识
  
  1. 军校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作为最终目的。当前,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指导思想上都转向了“以人为本”,与之相适应,当然也应当包括军校教育在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教育理论界也提出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这是教育事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提倡“以人为本”。在军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已经充分认识了军事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创新人才对军事事业的重要作用,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2.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等思想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军校教育中现实存在的教育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又具有与其他教育思想所不同的价值追求。
  “以人为本”与素质教育等思想的“一致性”问题
  军校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思想已经成为主导思想。可以说“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融合各种思想的精神内核的产物,或者说素质教育等思想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不同侧面的体现。我们在军校教育中提倡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并不是否定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些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而促进在军校教育实践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以人为本”与素质教育等思想的区别
  “以人为本,是把教育与人的“存在问题”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要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以至人的终极价值等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强调“人”的因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实现,正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辩证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最基本的观点。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全面总结和深刻认识各种教育思想、将人作为终极追求的一种理念,是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的进一步深化、升华的结果,是对上述教育思想的全面发展。
  3. 辩证看待“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军校教育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在指导军校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现代军校教育历史较短,对军校教育整体的认识、军校自身的认识和军校教育活动的认识,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指导。因此在实践中,应当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加以认识,避免将其片面地理解为只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观点。
  其次,在军校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有其特殊性。作为军事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军校教育必须是军事、科技、人文相结合的教育,是以促进军官、文职干部、士官持续发展为目的,在自觉基础上带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教育。因此,军校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必须考虑这一特殊性。同时,还要看到,军校教育中的“人”,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是“军人”,且一般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与军事理论修养的“军事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求充分认识和尊重军事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特殊要求与规律。
  最后,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实现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完成培养目标规定的任务,是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最佳的、科学的有效途径。
  
  三、军校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1. 大学文化与军营文化的关系
  军队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又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军校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它既具有普通大学文化的基本要素,又包括和体现了军营文化的特殊性。这是由军队院校的性质决定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让这两种文化和谐共处于军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当中,这就是按照“以人为本”要服从并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这个原则来解决。在军校中,我们应当以军营文化为基调,同时注重吸收大学文化的精髓。
  2. 自由与集中的关系
  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必须将众人的意志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形成更大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的意志,共同利益的追求,就是要牺牲一部分成员的自由和利益。因此,军校学员享有的自由比地方大学生要少一些,而服从纪律、受强制和牺牲的东西多一些,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说按照“以人为本”要服从并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观点,处理自由与集中的关系,应当落脚点放在集中上,而这种集中是在充分尊重自由基础上的集中。
  3. 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
  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应当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具体说来,军校管理应当是在严格的一日生活制度和各项纪律的约束下,树立学员主体地位,积极为学员提供开放互动式的学习与成长的空间;注意把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美化,使学员时刻感受到“美”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在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上述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服从并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才能在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中有正确的态度、采取正确的行动。
  
  参考文献:
  [1]虞崇胜.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赵恒平,庞艳桃.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年3月.
  [3]田伟宏.简论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4卷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