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生成 彰显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成雄
摘 要: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互动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富有弹性的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创造互动学习的机遇,促进多向的交流,捕捉点化,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与乐趣。
一、创造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是形成课堂互动局面的重要资源。教师如何当好互动机遇的提供者、创造者呢?
1.巧设善意“陷阱”,引发生生“冲突”。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认识,成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氛围中去奔放、去创造。如:在教学“看钟表”一课结尾时,我给学生们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里面住着一只小熊。一天,小熊睡得正香,铃铃铃,铃铃铃,一阵铃声把小熊给吵醒了。小熊起身看了看钟,(教师出示一个6时20分的钟面)说了句:‘才4点多,一定是闹钟出了问题。’便把闹钟的开关放到了关的位置,又接着呼呼大睡。过了好一会儿,小熊起床一看,太阳已经照到屋里来了,于是急急忙忙往学校跑去。到了学校,已经开始上第二节课了。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迟到吗?”本来学生在课的后半段已经有些疲劳了,可一听到这个故事,学生的情绪高涨,非常感兴趣地讨论起来了:这个小熊可真马虎,它肯定是把表的时针和分针给看反了。由于学生的印象深刻,在做练习时,全班无一人把时针和分针看错。
2.组织探索交流,促进有效互动。
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也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几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要追求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充分追求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超越预定目标的理想。在上例“看钟表”一课中,对于“发现钟面上是6时20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没有巧妙地规避,而是略带兴奋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告诉大家吗?”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也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接着让学生合作制作钟面,继续学习的材料由他们自己提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也为探究活动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反馈中出现的各种小小的错误,生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他们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中建构起时间的认读方法。这也体现了弗赖登塔尔的“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哪怕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再创造!
二、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有这样一节活动课“鸡兔同笼”问题时,当出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各有鸡兔多少只?”题目时,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太烦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二只脚,每只鸡都砍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愣,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掉二只脚,每只鸡砍掉一只脚,44只脚少了一半就是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学生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至下课,共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由于教师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三、引发争论,让思维擦出创新的火花
学习的过程绝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西方学者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数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说明对所学内容有了独立思考,这是学习的深入,更是一种进步!数学学习是学生认识矛盾转化的过程,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完善。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创设一个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组织他们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四、尊重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情感、有想法的人,承认个性、承认差异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文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三个主要环节都是先由学生操作,再自行总结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始,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画两个圆,要求一个比“我的脸”稍小一些,一个比“我的脸”稍大一些。学生拥有充分的活动和体验时间。有了感性认识后,请几个学生用语言描述怎样才能满足这一条件。学生的语言明显存在个性差异,我及时捕捉学生的想法,合理地作出针对性的引导,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最后得出结论:“圆规两脚尖之间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学生在这个生动活泼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通道,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在全力推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让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