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促进知识生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经过新课程改革,思想品德课本里的内容贴近生活现实,图文并茂,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可读性也很强,能充分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动手、动脑,进行有益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生成的多了。特别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学生产生了兴趣,必定会提出问题。
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有预先设计的,但学生的兴奋点很有可能与预先设计不一致,学生的发言出乎教师的意料,课堂朝着远离教学设计的方向滑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偏差不要简单地否定,要搞清学生的思路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然后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偏差,并利用好学生的兴奋点,促进知识生成。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讲授这一课时,我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先出示P66第一幅图片,引入新课,然后出示几幅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有服饰、饮食、建筑、不同民族的风俗等,并抛出问题“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刚开始只有几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还在观望状态。等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后,其他的同学似乎受到了启发,教室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同学等不得举手就脱口而出,我一边肯定他们的回答,一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内容角度回答,学生们回答更多了。我一看时机到了,便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谈到中华文化,我们会想到很多,这说明了什么?”“博大精深!”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这一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当初以为学生只会说“内容多”、“灿烂”、“包括各个民族的文化”等,学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明前面的活动的确给了学生启示。接下来的教学,是按课本内容编排顺序教学,还是利用好学生的思维?我决定趁热打铁,适当调整一下教学设计。
于是,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请结合刚才的讨论和课本P67小材料,说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由于之前在第一个活动中有过类似的提示,同学们很快就归纳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了。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些同学说到过其他民族的文化,现在正是进一步明确的时候。于是我就问了一个小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不是只由汉族的文化组成?它包不包含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学生一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图。我马上出示几则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小材料,并让学生再说一说熟悉的少数民族文化,最后让学生总结一下,“从这些材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這几个活动中涉及到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轻松地解决了,情绪也高涨起来,后面内容的学习兴致依然不减,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因势利导的关键是善于凭借学生的“势”。“利导”则是朝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的“势”往往是原始理解,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没有这个“势”,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凭借,就无法对症下药。学生正确的理解可以作为教师向纵深开拓的“势”;学生的错误理解可以作为教师向正确方向引导的“势”。
但有时学生的“势”不容易表现出来,教师无“势”可借。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问学生,学生无人回答,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学生不配合,但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从学生出发?只要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服务,巧妙地进行激励、点拨,学生的“势”就会表现出来,教师就能因势而利导之。
如何去造好学生的“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想办法: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二、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教师要依据课标和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灵活处理教材,设计出颇具特色的教学环节。为使课堂富于激情和有趣,教师在备课时,教学资源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差异性,选用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的材料,对教材深加工,使学生从积极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使教材达到最优化。
三、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可以设置一些高于教材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去查阅资料,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让师生共享学习成果。
总之,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课堂教学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引导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势”,让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促进知识生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