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与时俱进的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已经逐步形成,小学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初级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要想让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要与时俱进的深化小学教学改革。本文就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对与时俱进理念指导下,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与时俱进 小学数学教学 深化改革 措施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培养数学兴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而言是极为关键的,而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常常过度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记忆,以及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尽管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应试教育已逐渐为素质教育所取代,但仍有部分学校及教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为改变这一情况,把握当前时代特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数学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较低
  现阶段由于一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也缺乏主动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十分枯燥,教学模式死板僵化,教师对数学课堂进行全程控制,教学始终按照理论讲解,学生记忆,大量练习的套路开展,充斥着机械重复的训练,而许多练习的题目、内容却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对于学生而言,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记忆,但学生往往难以在学习与训练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参与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巩固与自身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本应占据主体的地位,然而,现阶段我国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是以教师完全主导课堂的模式开展教学的,教师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学生却被放在了客体的地位中,被动的跟随着教师的指令进行学习和练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体意识也十分缺乏,学习过程中带有着盲目性,思维方式也常常被教师所教授的固定思维框架所束缚,缺乏自主的思考,更难以实现思维的发散训练,这也就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三)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足
  在当前一些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数学知识的教学与运用仅仅停留于课堂范围内,且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案例与练习题目,也缺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经过大量反复机械的练习后,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公式与计算方法,但却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加以运用,这也就使得数学知识的价值大打折扣,仅仅成为了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不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导致生活中大量的学习资源被浪费,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言,也将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与时俱进的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兴趣着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虽然并不复杂,但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逻辑思考能力的全面参与,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通过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材料,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着手,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小学数学中涉及到一些图形及图表的知识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事先准备的教学课件中对这些图形加以呈现,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印象,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转变思想,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离不开对思想的积极转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过渡的教师,必须要努力摆脱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要明确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并借助数学知识的灵活多变特征,更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加强课堂中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思考,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以及指令式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实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结合实际,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还要注重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更多的选取与当前社会生活实际情况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的素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这样举例,妈妈要自己给家里的电脑屏幕贴膜,但不知道要裁多大的膜才够用,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帮助妈妈计算出所要裁的贴膜的面积。经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并进一步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想想还可以通过这一公式做什么。通过具有实践意义的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发散思维能力,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的分析,之后结合相关问题,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几个方面,对当前阶段,与时俱进的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展开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为我国未来优秀接班人的培养贡献出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俊姣.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2]崔伦.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4,(03).
  [3]次仁永宗.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J].新课程学习(下),2012,(08).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布海双榆小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79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