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家校共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家校结合的教育形式很有必要。组建班级务工子女家庭交流平台,提高务工子女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实效,让家校合作变成真正的家校共育。
关键词:务工子女;家校合作;教育方式;课题研究
近年来,班级中大量务工子女的进入,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些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爱心,情感淡漠等;同样,这些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家庭教育基础薄弱,家庭教育理念有偏差, 家庭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教育方法简单落后,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家校结合的教育形式很有必要。如何让家校合作在小学务工子女教育中变成真正的家校共育,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务工子女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在小学务工人员家庭教育中,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务工人员家庭中,这些家长大多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若学校和老师能对务工人员家庭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则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增强外务工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支持,让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走进务工子女家庭,进行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孩子成长环境,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与困惑。既缩短了家校距离,又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进了师生情感,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使学生进步。
2.召开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会。通过阅读务工子女的“给父母的一封信”、开展务工子女家长问卷调查、单独征询等形式,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明白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观看家庭教育视频,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习家校共育案例,提高家长的合作意识。
二、帮助务工子女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孩子最好的途径就是帮助父母。”务工子女家长大多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管教孩子,有些甚至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学校有义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教师积极为家校共育创造有利条件
1.教師积极参加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为家校共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力保障;
2. 邀请教育专家为务工子女家长做专题讲座;学校定期召开务工子女家长座谈会,请经验丰富的家长讲述家教成功经验;教师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家教宣传教育。
3.成立班级务工子女家长委员会。鼓励这些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环境、学习习惯、思维发展等情况,使家长对孩子今后的教育会更具针对性。
通过学习培训,务工子女家长掌握了基本教育心理学知识,改变了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懂得只有尊重孩子,全方面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二)建立家校共育交流群,提高务工子女教育实效
1.教师建立务工子女家校共育交流群,定期发送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源;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并适当做记录,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有选择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孩子教育中,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实验效果。
2.教师也及时把孩子在校的改变在群里反馈给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家长和教师及时鼓励,巩固教育成效,使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与一致性。
3.家长们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教育文章或一些好的家庭教育做法,让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4.召开班级务工子女家庭研讨会。家长可以谈自己参与家校共育的感受和具体做法,谈孩子的变化与成长,谈存有的困惑;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各抒己见,商量后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建议不断改进并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家校共育交流群不仅有助于家长转变错误的教育思想,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更能反馈家长运用方法的过程,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探讨和改进家校共育措施,使家校共育落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中学到最基本的人生道理和生活知识,在学校通过教师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熏陶,进一步塑造了个性、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通过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建平,韩似萍:影响中国家庭教育的12个话题;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忠虎编著: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