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美术欣赏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中欣赏教学占据较多份量,欣赏教学是否充分有效直接关切着学生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是作为一线美术老师通过长期对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小学中段学生在课堂欣赏学习中表现出了对欣赏内容理解过浅,学习角度与方法过于单一,进一步提高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丰富学科特色的美术教学形式,形成学而有益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美术欣赏微课设计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味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强化美育教育的职能和作用,国办发的〔2015〕7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探索构建美术协同育人机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等都体现出了美术对现代公民素养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对于欣赏评述的学习,更是发挥着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的奠基性重要作用。
在我国,随着教改的深入,美术校内课程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长足发展。小学生对美术课中大多数学习领域都是喜欢和主动接受的,作为提升公民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之欣赏领域学习在现行课程设置上占很大比重,几乎每节课都存在对相关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这就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中包括“相关知识储备、丰富的审美体验、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创意冲动等”,才能充分达成《美术新课标》中“欣赏·评述”基本学习目标。
我发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因为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上、相关知识的储备及审美体验上,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出现了学生在课中审美体验上层次较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相对简单,欣赏学习方法单一,“听”的多,回应不多;课堂学习延展性不足,“看”的多,质疑不多;个性化鉴赏不足,“观察”的多,评述不多;深层面的思考较少,“独享”的多,探讨不多;对审美知识的掌握较慢,基于美术学科特征的表达能力欠缺(口语表示和实践表现),评述不理想,甚至部分实践作业出现偏差等问题。课后出现迅速遗忘知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内化欣赏体验以及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这一现象在小学中段学生中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学生为对“欣賞·评述”领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会比较缓慢,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构成阻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很多美术老师在此领域的教学中也深感困惑,教学无法有新的突破和提高,无法更好的发挥美术学科作为校园美育重要作用。在《美术新课标》中关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中指出:“该领域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而美术微课设计活动的指导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而有益的课程资源。目标是,探究不同形式的美术欣赏微课设计活动,获得美术欣赏微课对学生有效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规律、原则、模式、策略等有价值成果;通过研究,能在课前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加素材获取途径多元化的方式,收集恰当而有效的学习素材;丰富学生视觉、触觉方面的审美体验形成审美经验,提高美术能力,促进个性化审美能力的提高;做到“有准备的学”,让学生敢说话、有“话”说、喜欢评述,正确评述、善于评述,内化课中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帮助孩子们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到生活中去。达成课标所示“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目标: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根据国办发的〔2015〕7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探索构建美术协同育人机制”,有效的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公共美育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课前以多途径多元化的工具和场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既能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从中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和基本的美术素养,又有效的使用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机制,发挥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的美育功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