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辩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背景情况: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践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这篇课文初看并不难理解,但是要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对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定的社会阅历。
  关键词:生活  语文素养  人文素养
  教学片段:学习《落花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谈到“花生有什么好处时?”其中的“味美”,钟育睿提出异议:再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桃子、石榴、苹果,不但外表美,那味道也不错!我就是不认为花生味美,我不赞成作者的这种说法。
  (他这话一出,马上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持反对意见。)
  学生甲:**妈妈煮的花生,里面有茴香、生姜等调料,特别香,很好吃,上次你不是吃了很多吗?你说味道不好,上次不也吃那么多吗?
  学生乙:生吃花生还能养颜补血呢!
  (当然,该生是对花生的好处作了补充,与钟育睿的“味美”有点扯开了)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令我难以收场;学生畅所欲言,我高兴,他们课外知识的丰富,虽然“养颜补血”不足以说明花生“味美”,但让我很欣慰。
  课堂再这样讨论下去,这堂课的任务就很难完成,学习重点也难以突破。
  为此,我极力扭转乾坤,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请喜欢苹果、石榴、苹果的同学举手,结果有少数学生(当然包括育睿在内)举手了。
  我想改变育睿的看法,就对他说:“你说苹果味美吧!可是还有一些同学不喜欢呢!他们不喜欢苹果的味道,你就能说它味不美吗?”
  (学生认真倾听,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继续说道:当然苹果不能和花生放在一起,你们有的会选择苹果,有的会选择花生,它们之间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
  听了我的话,育睿丈二摸头脑,似懂非懂,也没再发表意见,我很庆幸这个问题就这样算解决了。
  当学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文章的精神的时候,我把这句话写成“我们不需要外表美。”让学生提出看法时。学生都能明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都认为外表美也重要。
  钟旋的思路走得更远,想到了公司的生意洽谈:如果一个长相很难看的人去洽谈生意,别人肯定会对公司的印象有所看法;换成一个漂亮的人去,事情就很容易很多了。
  我惊讶于他思维跳跃的宽度和广度,他的比喻也正说明了“外表美”的重要性,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钟育睿站起来说道:如果一个女人长得很难看,就会嫁不出去。
  听到这么“露骨”这么直视“外表美”的重要性的话,我心里为之一震。
  此后我以“罂粟花”“诸葛亮的丑媳妇”等例子让学生明白“外表虽然重要,但内心更重要,只有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这堂课也就这样算上完了。
  案例反思:课后想想,这堂课当中,存在着几个问题:
  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我很难掌控课堂,他们想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而作为教师,为了要完成自己预设的三维目标,我极力想要把学生“拉”过来,照着我的思路走下去,却形成了与自己的预设截然不同的课堂生成。这样的课,学生的情感得不到真正的释放,教师的“生拉硬扯”也使得教师自己身心俱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素养是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语文教养。在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更应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文的意识、语文素养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人文素养。
  如果这堂课,我组织学生讨论时,抛出的问题作如下调整,比如:(1)“我们” 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2)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3)你喜欢落花生吗?为什么?父亲的话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这样的教学设计,根据文章借物育人的写作特点,把物与人联系起来,把理想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来,既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让学生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人性化、社会化,学生在一种现实的生活氛围中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启迪。也许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表现会更加精彩,也不会顧左右而言其他,教师也不会觉得难以收拢学生的话匣,学生又会给我呈现出另类的课堂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基本都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乐趣,增进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憧憬。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