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途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所见所闻少,接触社会与自然也少,在这个阶段,思想品德课的开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本文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途径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品课“活”起来: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保证。
  一、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小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的树立。小学生是初步建立人生理想的最適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无法光靠自己来制定人生理想,需要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从小就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德育的发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2.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就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摆脱每个家庭“小皇帝”“小公主”宠爱的阴影。发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凝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种价值观被学生群体共同认可后,这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青少年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设定相应教学要求
  小学生年龄小,没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上好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住教材的中心观点,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对教材不仅懂得,而且要熟悉,运用自如。把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为一体,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掌握教材。教学时必须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拓宽延伸,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小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走出低谷。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处于最佳状态。要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难点教材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办法,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改变枯燥的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有了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方法之所以具有多样性,是因为制约教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受不同教学目的的制约,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这种因素不同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教学方法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当然,各种各样的教法既受各个学科对象的年龄阶段等具体特点的制约,又有其特殊的个性特点,然而各种各样的教法又有共同属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研究教学法和实际运用教学法,既要掌握教学法的共同规律,又要切实掌握教学的实际特点,在掌握教学方法共同规律(原理、原则等)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发展和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四、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基本上都是以一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和处理事情道理方面出发,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是主体。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条件,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兴趣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最显著驱动力。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当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在各种信息的社会里,这样也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为美丑善恶,进而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另外,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之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就有所保障,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也有所提高,为将来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