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美的震撼,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创造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这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及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入境“美读”
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最美的、最富有诗意的课堂。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语文课堂已经沦落成“流水线”车间,甚至充斥着功利,教师把学生当成“容器”一般往里填满知识,使语文渐渐失去了应有的美感和诗意。重视语文的逻辑性而忽视语言文字审美情趣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显得迫切而重要。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文,这些编入课本的文章都是从实践中提炼的精神产品。翻开我们的语文书,这里有活泼、晶莹的趵突泉,有雄伟壮丽的长城,有景色秀丽的西湖,有萧红和她祖父那梦幻般的园子……“美”广泛存在于课文中的各个方面,是具体的、可感的。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一种科学切实的美学观念,利用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孩子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共鸣,让心灵受到滋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艺术中潜移默化,提高教学效果。
一、入境“美读”感受美
诵读是借助语言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兴趣,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感知、品味、鉴赏的过程。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后,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就被调动起来。
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六下)中,萧红这样写道:“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教师带着学生发现这段话中的“太阳、花、鸟、虫子”等与平常所见有什么不同。他们发现了“特别大”的太阳、“睡醒了”的花、“上天”的鸟、“说话的”虫子、“命运自己控制的”倭瓜,等等。作者想象中种种神奇意想不到的事物组合成无比瑰丽的世界。从这段描写中我们读出了景物的“美”。萧红的这段文字聚焦的是园子的“自由”。这就是散文的意象之美。
又如《西湖的“绿”》中的“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文字极为简约,“幽”“野”“闲”传神尽意。苏堤漫步,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直绿到了地下”,一个“直”字把“绿”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课文评词析句地读,学生感受到了西湖美得不同,美得迷人,学会感受并欣赏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诗句中西湖山水的神韵,无论阴晴雾雨,无论浓妆淡抹,尽在不言与想象之中。学生“美”读成诵,物化自我,达到了与作者心灵的相通。我们可以试图用课文中美好的形象和句子使学生受到感染,并转化为学生行动的目标、学习的榜样。这需要凭借想象让学生进行入情入境的“美读”,使读者角色转化为言语的角色。
二、加强朗读技巧读出“美”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同样的文本,每一位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肯定会有不同。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往往是结合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后的一种重新建构。我觉得在确定解读文本无误的前提下,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理解的个性差异。就以朗读为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之后,教师应该淡化技巧,张扬个性色彩的朗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同样是一句话,同样是有感情地朗读,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语气和语调也各不相同,却都能读得有滋有味,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当我们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中时,学生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读出美。
如《黄河的主人》中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有的学生认为应该重读“那么小,那么清”,用强调的语气表现筏子的轻小;有的则认为可以轻读这两个词,用弱化的语气来突出筏子在浪头上的危险。这时可以请他们自己朗读品味,再来说说可以怎么读,怎么体现黄河的气势磅礴的美。学生经过反复尝试,发现无论是强调的读还是弱化的读都能表现筏子在滚滚黄河中的小而轻。
又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中,小女孩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衣着不整的怪老头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到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时,语气要显得俏皮且随意,没有距离感;读到爱因斯坦的話时,要引导孩子读出他随和的语气、和蔼可亲的态度,体会到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有了对各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能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
而在古诗的世界中,每一首古诗都融入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都有一种不同味道的美。感情是诗歌的根本,诗歌是诗人运用艺术语言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载体。诗人的情感倾泻于诗的字里行间。古诗不仅语言精练,而且情感浓厚,抑扬顿挫,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学习古诗必须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怀,感受诗词的美好。如《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冷露”“湿”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同时望月,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各不相同。诗人的怅然与家人的离散,此时此刻勾起了入骨的乡思。让学生带着感情反复诵读,学生就会联想出一幅月明人远、思乡情深的意境,体会出诗人别离思聚的浓挚“秋思”。指导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去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补充一幅幅画面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总结古诗的朗读技巧。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力,提高其朗读水平,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的心不是一片贫瘠的荒原,而是一片等待开发的绿洲。我们应该用心去开发这片绿洲,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审美情趣和崇高人文精神的人。
(责任编辑:韩晓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