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激发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广大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这门课程。但小学语文作为学校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中之重,本文笔者为了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依据,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小学语文知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了一番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语文作为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工具,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刻不容缓。语文知识点多且博大精深,再加上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沉闷的性格特点,如果沿用传统填鸭式的枯燥课堂讲授模式,会导致语文课效率降低,同学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因此,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一、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触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充满活力,但在课堂上由于课堂缺乏趣味性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而有趣的教学情境则可以较容易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新内容,是其开始新课的重难点。教师首先要将自己代入所创设的角色中,以饱满的精神和趣味性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创设出一个乐学的氛围,还要以生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
  在教《曹冲称象》这一课时,一位教师用浮夸的动作来模仿大象,学生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不停地猜测,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老师在干些什么。通过这几个动作模仿,学生们的兴致被激起了,专注力也更好了,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并进行一番动人心弦的语言描述,这顿时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以创造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课,既可拓宽学生思路,还可以更容易地激发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成果。
  二、教學内容浅显易懂,课堂氛围有趣生动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较弱,理解能力也有限,大多数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优势所在,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多运用较为直观的形象和表象手段进行识字教学,这样既能带动课堂氛围,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对于文字的兴趣,从而丰硕感性经验和加强其对于文字的记忆。
  比如教师在讲“月”字时,先让学生画出月牙,再在月亮中加两横,同时配以形象化的解说,通过演示,“月”字的字形和字义以及教学时的情景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位老师在讲“拔河”的“拔”,学生在写这个字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他就启发学生说:“拔河”的“拔”,右边“友”字加一点,可以想成很多朋友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大家通力合作,心往一处想。通过这样的形象化分析,学生果然就不再漏写这一点了。
  三、课堂多互动,用问题激起学生兴趣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一位老师在上《天安门广场》这一课前,先让学生观赏了天安门的美景,让孩子在观赏中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静静地看着。欣赏完照片后,大家踊跃发言,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天安门广场很大,很壮观;有的说仿佛自己就在天安门广场上一样;有的说:“我真的想去天安门广场看看!”……他就适时展开了新课教学:“大家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安门广场》,更详细地感受一下吧!”学生们都开心地专注于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专注力更加集中。
  四、语言生动诙谐,调动课堂氛围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感染学生,使学生融入课堂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运用有趣的比拟、充满寓意的笑话、幽默的言辞、脍炙人口的诗歌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使课堂的氛围由安静到热闹,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学生在大笑的同时,蕴含在幽默中的哲理也能够被很好地理解。如我曾听过一位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面对课堂上昏昏欲睡的学生,她的做法是这样的:“让我看看谁的嘴巴张得最大,一直在打哈欠,想做哈欠大王呢?”教师用诙谐有趣的话语一下子就逗笑了学生,课堂氛围瞬间活跃了起来,学生们的瞌睡虫也被赶跑了,这恰恰就是语言的魅力。学习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教学中对于语言艺术的把握,所以乏味无趣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多引用诙谐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中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体验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小学生好胜心强,那么教师就可以加一些具有竞争性质的课堂活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例如,学习《嫦娥奔月》一课时,学生对于古代神话故事显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课文讲解中又不可能让学生无限时地讨论神话故事里那些众多的人物以及极富魅力的情节,为满足学生想要抒发自己想法的愿望和能丰富自身知识的机会,也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身的机会,在上完《嫦娥奔月》一课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节关于神话故事的活动课。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把自己了解到的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并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倾听、表述和独立思考,还激发了学生丰富课外知识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邸彬.浅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J].赤子(上中旬),2015(10):185.
  [2]俞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激发措施[J].小学教学参考,2009(3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