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三地理复习中要培养三种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有关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 地理 知识网络 思维能力 图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高三地理教学中有三大块内容,分别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而这三块内容看似界限明显其实他们之间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可分割。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是我们每一位高三地理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考验。教师的教为了学生学,学生学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在此过程中,关键是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知到用,从用到创新运用是学生思维的三步曲,每一个学生只有走好了思维形成的三步曲,才能真正提高解题能力,应对我们的高考文综考试。所以高三地理复习中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
  1知识网络的思维构建能力
  在文综考试中的地理学科试题,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是重点。加强知识网络的思维构建是我们高三地理复习中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才能从真正的不知到知。知识网络的思维构建,就是在逐个知识的学习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合的章节网络。例如,在讲解陆地水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在复习中让学生建立这样的知识网络:
  陆地水这节内容可以包括陆地水的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补给形式: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水循环:共有三种类型;水循环的环节及水循环的意义。在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陆地水这节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我们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地理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由于加强了知识的联系,所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网络是我们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其中一个目的。这种知识网络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地理思维能力,为学生在地理知识整合,迁移和深化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
  另一种网络就是在章节网络的基础上,重新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以专题为中心的另一种专题网络。这种专题网络有二种形式,其一就是在区域地理复习中专题网络形成。其二就是以某一要素为主要线索所形成的新的网络。区域地理复习中我以中亚复习为例进行说明。关于中亚此区域,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建立这样的一个地理知识网络,并且可以迁移到其他区域复习中去。可以这样说,建立这样一个知识网络,就是教会学生在学习某区域中一种方法,一种地理的思维能力。每个区域有其特殊的地方,在总体这个区域复习模式即地理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对区域进行复习时,要抓住其主要特点进行复习。
  这种以某一区域作为一个载体,有层次,有结构的知识网络,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对区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把区域中看似比较杂乱无章的知识点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整合了我们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复习中的很多要素。对学生帮助很大。另一种知识网络就是在我们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中常常运用的,以地理要素中的某一要素为主线,将地理知识以这要素为中心建立一个新的网络,从而在章节知识网络的基础上,重新对地理知识进行组织,形成新的知识网络体系,这种新的知识网络体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知识迁移提高运用能力
  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所要形成的地理思维能力,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定需要我们留意。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首先做到认真审题。这是很重要的一步,但我们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审题有关的地理思维能力有时很欠缺。有时,学生不会做题或做不出来的原因就是对题目没有看懂,或没看到题目的重要信息,或对题目的信息提取与处理有问题。其实审题是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很好的体现。所以,审题这一环节,希望个高三地理教师在分析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时能认真分析学生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三学生在审题这一环节中的思维能力。我想,审题首先就是让学生通读题目,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图例,图名,了解给出的条件及要我们解答的问题。然后,就是调动已知的知识,通过观察,找到材料与问题的连接出。当然了,说说容易,每个题目,学生如果是因为审题的问题而出错的话,情况可能因题而异,我们教师应好好分析,给学生以一针见血的指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地理题目的审题的地理思维过程。
  在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一定要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挖掘题目中文字,图标,图形,图例等蕴藏在题目的信息,了解这个问题所考查的是那块知识点,培养地理思维中的迁移能力。通过调动知识网络中的知识,进行解答。信息的提取,调动和运用我们已经建立的知识网络,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的思维在做题中得到锻炼,这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一个环节。
  3图像图标的解读能力
  一直以来,看图表答题是我们学生的一大难题,图表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难题,一方面是因为题目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现,比较抽象,对部分同学理解题目的意思有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难,学生又没有养成看图表的一些地理思维能力,所以不知如何着手。在形成此中地理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认为一定要强调看图标的基本顺序及对图表信息的提取与应用。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和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在解题之前,我们应明确我们看到的图是什么图(图名,图的内容)。在图上的图例等信息是怎样的,思考我们怎样把展示信息与题目找到连接点等。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最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如等高线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与等压线中的脊线,因而可判断为高压脊;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暖流经过。同理,等高线中的集水线(地形为山谷)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槽线,因而可判断为低压槽;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在等水线图上则表示有寒流经过。此外,两条等值线之间如有一闭合曲线,其数值的判定要领是: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低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低;反之,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高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高。据此可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或说明该项等值线所显示的特征。对于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要掌握绘图的要领,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了解不同形式的图表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如柱状、折线、曲线、饼状、扇状、三角形、金字塔形等),经过判读,可说明特征、比较差异、分析原因、预测趋势、根据定量分析做出定性結论。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看图其实就是一个对图表结合已知知识的一种地理思维能力,而这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高三复习中一定要不断渗透,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思维能力。
  在高三复习中的高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会体现在我们的文综答卷上。在答卷上,学生把自己在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网络,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加以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通过地理的一些专业术语表达在答卷上。因此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终会体现在学生的文综答卷上。所以,加强学生在答题中表达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只有让学生明确在表达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地理思维过程,每题的得分才能高。
  参考文献
  [1] 林秀春.高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2).
  [2] 王献军.新课标理念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