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外多文本速读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外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对课内文本阅读的补充,培养的是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相当于精读来说,快速阅读也是一种读书方法,更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就是针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内容。“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等词语是对它通俗形象化的理解。这种阅读方法对中学生有好处:可以保持他们浓厚的读书兴趣,可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可以滋养他们的情感心灵,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必须完成不少于400万字的阅读量,想一想,中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速读能力,怎能完成如此重大任务。
  【关键词】课外多文本;速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91-01
  开展课外多文本速读教学,可以把学生从感兴趣、盲目的、无组织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有志趣的有目的地、有系统的自主学习,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具备预习,复习功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通过速读学习方法的具体运用而获得。因此针对初中学生,加强速读指导是学生完成整个中学阶段学习任务的必然需求,是一个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针对初中学生,必须在日常的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加强速读指导,力争这种阅读方法内化成一种学习能力,转化成写作能力,转变成实用于各门功课学习的方法。那么,如何进行速读指导呢?我的观点是从文体的角度组文,据材施教,因人施教。
  一、关于记事类文本的速读指导
  记事的文章往往通过对事情的六要素的描述展示事情的意义。所以,引导学生速读此类文本时,首先让学生利用“( )人物在( )时间做( )事件”这样的句式把事情概括出来,然后依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分层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比如,教师和学生一起组建“小事大理” 的多文本阅读时,可选择丰子恺的《山中避雨》,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人物较多,表达情绪、内心感受的句子较多,描述的事情不止一件。怎么办呢?就让学生一一列出文中所有人物:作者.两个女孩,三家村的青年们;大家干什么呢?山中避雨,拉琴和唱,优美的胡琴声伴着热闹的歌声,驱走了人们心灵的寂寞,作者由此悟出乐以教和的真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填表摘录,把握记事类文本的文章结构。他们通过六要素基本能够叙述清楚事情,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二、关于写人类文本的速读指导
  著名作家丁玲说:“我们写文章,写事也好,描景也罢,归根究底都是为了写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因此,记述人物就是作家的首要任务。”丁玲这段话的意思是,写人文章是诸多文章中占比重较大的。引导学生阅读此类文本,就是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美好的精神情操,独特的超人智慧,坚强的意志品格,高雅的志向情趣,这类文本为了把人物塑造得光彩夺目,往往在事件的记述中融入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描写,所以,引导学生速读写人类文本中时,要抓两方面:关于人物,作者叙述了哪些事件,采取了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人物什么个性……找出这样的句段,学生品析、摘抄、读背,在脑子里形成言语模式,写作时自然能用上。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本中有一篇《回忆我的母亲》。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以“母亲大爱”为议题组串多文本阅读。可以选用胡适《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林莉《小巷深处》组文,其中《小巷深处》是选取一系列的生活琐事表现盲母爱女的。阅读时就让学生划出这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摘抄,然后评论一下盲母与养女,最后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及感悟。这样的速读指导,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促使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关于绘景类文本速读指导
  关于绘景类文本,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四季风景”这个议题组建文本。而且还要别出心裁地选用不同地域的风景,为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各具特色的风景,体会到人类对美好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试图通过这类文本的阅读,了解风景类文章的特点,把握住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及写作技巧。风景是由很多景物组成,学生速读这类文章,如果没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很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速读此类文本时,要让学生把文中景物一一找出,看看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然后根据每一景物的特征,在脑海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想象,把这些景物组合成一幅图画,为其精心命名。如果学生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完全可以发挥线条和色彩的魅力,构成插图夹在文本里,成为永不逝去看得见的记忆。应该说,想象构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绘景类文章速读指导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学生构图之后,描述自己图画的语言表达更加自然而流畅。
  四、关于状物类文本的速读指导
  中学生学习的状物文章较小学的状物文章来说,内容上更加丰富,思想上更加深刻。作者往往通过事物的外部特征的描摹。赋予事物人格化,精神内涵或社会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者表明自己超凡俗脱的情趣及不同寻常的观点。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建“植物写意”这样的多文本阅读,指导学生速读时,让学生明白文章所状之物是什么?有哪些组织形式?有哪些外在特征?作者给予它什么思想品格、精神品质?以《石榴》(孰沫若)为例:作者通过描摹石榴的枝干、叶片、花朵,由花朵到果实的演艺,果实内的籽粒各方面的特征,从而含蓄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向上的追求。
  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针对初中生的速读指导,教师不仅仅因文施教,还要因人施教。一班学生中,有喜欢语文的,有不喜欢语文的,有感悟能力強的,有感悟能力弱的,有表达能力棒的,有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所以,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还要具体设置适合他的速读指导:喜欢语文的感悟能力强的表达能力棒的让他尽情想象舒畅表达;反之,鼓励语文能力弱的学生多倾听多品悟多摘抄多读背,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保持旺盛,知识面会越来越广,写作的能力越来越得以提升,我们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才会得以实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若貝备了速读能力,掌握住了速读技巧,就能够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从而有效地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在课外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速读,指导学生速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训练学生速读,让速读提升为写作能力,成为一种求知的能力,这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学生学业成长的需求。
  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时间研究专项课题“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有效方法的研究”dwbyd180117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