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整合》课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29-01
  语文教育专家谢象贤说过,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经典阅读,是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文化品位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提升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但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讲”有余而“读”不足,“析”有余而“感”不足的现象,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对经典文本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也使经典文本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目《三打白骨精》,其要义就是想要激荡起经典的活力,让它与现实“混合”,让学生在穿越时空读人读文的同时也能读到自己,读及生活,读懂世界,从而逐步使学生愿读经典,悦读经典。
  一、搭乘新教材,解决老问题
  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元素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学生生涯的发展,培养必备的语文日常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了解学生所能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之上确立《三打白骨精之大圣被逐》的三大教学目标:抓住“三逐”,将静态的人物语言变成鲜活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影视作品,赏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小说的思维能力。并通过经典阅读让学生能够去阅读经典,乐读经典;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日常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寻悟空被逐原因,解读唐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原有认识基础上,结合文本和影视剧,培养学生个性化认知人物形象的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基于本人主持的课题《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整合》研究的需要,我课题组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了解到的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凸显了经典文本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尴尬处境。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理念,将这可谓童叟皆知的故事,读成三个短故事——“白骨精计骗唐三藏”、“孙悟空单打白骨精”、“唐三藏怒逐孙悟空”。旨在通过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透入语言文字的意蕴来体悟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去领略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精彩。
  二、寻根问蒂探真相,经典之中悟人生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搭建起“动态合作课堂”,通过设疑立案、案情分析、寻根问蒂、观影谈感、经典活用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小组研讨和成果汇报过程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影和对话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达到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阅读生活,感悟经典中感悟生活。
  1.查阅资料打基础,课前合作分小组。
  课前,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收集查阅《三打白骨精》的相关资料,了解唐僧、孙悟空等的人物形象。并成立学习小组,完成“探寻大圣被逐的真相”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与资料对话,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为个性化解读人物形象,了解事件真相打好底色。
  2.回顾旧知忆形象,激趣设疑立案子。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回忆前两节课的情节并结合自身的认识,谈谈对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以”悟空在众徒弟中可谓劳苦功高,一路化斋饭、探敌情、搬救兵、扫妖魔却惨遭唐僧的驱逐,这是为何?”设疑引出矛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小组“车轮”道真相,名著阅读无止境。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小组展示学生课前讨论成果并进行简要归纳,明确阵营后,让小组对“大圣被逐真相”这一问题的探讨进行“车轮战”。旨在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从文本找到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待各小组陈述完毕后,并不是急于给出谁对谁错的明确答案,而是再用两个连环问“唐僧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会成为这个取经团队的领导?”“观音为什么会委任唐僧为取经团队的首领?”在问题的回答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到答案,使课堂的基调不再是让学生因为唐僧的人妖不分、软弱无能而感到愤怒,不再使因为悟空的被逐而感到愤怒而是唤起认可与思考。将“向善”融入其中,深入其中,让其印留学生心中,化作一种心灵符号。并且引导学生明白本堂课要探寻的真相不唯一,更多的“真相”还有待于大家通过无止境的阅读,去不断地探寻。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二的突破。这部分也是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得最为酣畅的部分。
  4.观影之中谈感悟,人生哲理从中生。
  虽然电影的情節是虚构的,但人物情感很真挚,人物身上的精神很真实。通过观看电影《三打白骨精》的片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感悟。借用观音对悟空说的话“你看到是真相,唐僧看到的是心相”。这节课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真相,而是“心相”。引导学生知晓读文即读世,从而获知人生哲理:任何生物的心灵都是向真、向善、向美,他不肯被教化,就直等他心中的原始生命力的觉醒。而那个觉醒后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整合课,教师应起于名著导读,止于实践活动,借助名著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行、义、性,而终极目标则是形成对学生的生涯教育,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最终使学生学有所得,情有所感,心有所向。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整合》
  课题编号:1604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