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题串”在高一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一阶段是生物学习的培元固本阶段,通过“问题串”可以发挥培元固本的作用。“问题串”主要在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问题串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知识的逻辑关系、学生的认知基础、经验基础等来进行。
  关键词:高一年级;生物教学;问题串
  高一生物教学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作用体现在生物知识及学习方法在高一内容中的集聚上。如何在高一阶段的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有效地建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生成适切的学习方法,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将“问题串”运用于生物教学中,不但可以将相对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前后知识的联系中生成方法与能力,这不仅符合传统生物教学的需要,同时对核心素养的落地也有益处。基于此,笔者总结了自己的些许认识,以与同行分享。
  “问题串”促进知识建构
  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两种建构知识的方式:一是教师讲,学生听,同时进行记忆,其后通过习题的解答来巩固所听的知识;二是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之下,主动地建构知识。一般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前者学生的主动性缺乏,但节省时间、效率较高,后者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明显,但花费时间较多。如果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后者花时间主要是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到了问题解决的时候,学生花时间未必很多,即所学习的生物知识不需要通过海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因此,后者往往会成为当下教师的选择,而如果要对该方法进行优化,那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用“问题串”来驱动学生学习。
  例如,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内容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高效建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次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最小的生命系统是什么?(预设答案为“细胞”)作为系统应当是有边界的,那细胞的边界是什么?(预设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去直觉性地判断,无论能否回答出来,教师都需要在给出答案之后再进行引导”;此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判断“能否根据有膜去判断系统有无边界”)在生物探究史上,细胞的边界也就是细胞膜是怎样被发现的呢?(预设的学生思考过程是基于结果反向猜想,但不可能知道答案,而教师在学生思考适当时间之后再进行讲解,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生物学家的猜想;二是电镜的运用使得科学家的猜想得到证实。以上若干个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串”,通过这些“问题串”的逐一解决,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以对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的认识,这个认识形成的过程是完整的、立体的,学生是知道来龙去脉的,是有具体的建构过程的,因而是高效的。
  “问题串”培养思维品质
  “问题串”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对此有同行通过研究是有深刻认识的,有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形成问题串,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供解决疑难点的桥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上面的问题串中,有一个证伪的过程,那就是“是不是有膜就有边界?”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前面的猜想理由是否合理,也涉及到后面知识的建构是否有一个坚实基础。而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也要结合经验以及前面的问题进行判断,比如说就有学生举出生活中气球的例子,说“吹的气球是有膜的,因此气球是有边界的”,但也有学生说“膜不是判断有无边界的充分条件,比如说别的球如实心球就是有边界但无膜的”,无论学生这里所举的是正例还是反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过程中,其不仅要关注问题本身,还需要关注问题串中上面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解决了“问题串”中的其它问题,实际上学生还需要思考“问题串”中的上下几个问题,因此在问题中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的思维面比较广,思维也更加具有深度,从这个角度讲,问题串在生物教学中确实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问题串”提升学习方法
  实际上,“问题串”所能够串联起来的不仅仅是生物知识的前后逻辑关系,还包括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有研究者指出:基于生活化、精细化、梯度化和开放化的特点,设计“问题串”并以为主线,把科学探究、模型建构、科学史话等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里所说的“有机”,指的是学生在问题的回答中,能够将生活经验、认知中的已有知识与问题进行有效地碰撞,从而为问题的回答寻找到答案,同时又由于“问题串”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必然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这是单个问题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学生在问题串的驱动之下,往往可以在无形当中形成科学探究与生物模型建构的意识,这对于生物学习来说,无疑是学习方法的提升。如果教师在其中穿插生物学史的知识,则可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提供养分。
  参考文献
  [1]文娟,张友碧.“问题串”教學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 2017(12).
  [2]孙国华.在实证与建模过程中探究细胞边界问题——高中生物《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实录与解读[J].教育科学论坛, 2013(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4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