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管理在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中应用手术分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接收的52名行冠脈介入培训及教学的医师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医师使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则采取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培训及教学,观察两组培训效果。结果 出科时观察组医师理论及考试成绩均高于入科时及对照组出科时(P<0.05);观察组医师学习期间所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53.8%的发生率(P<0.05)。结论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可提升医师理论及操作水平,降低医师手术治疗期间所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手术分级管理;冠脉介入;培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R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c)-0041-02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冠脉介入治疗已进到快速发展时期[1]。为了给临床中培养更多冠脉介入手术人才,我国也成立了相关的培训基地,然而在实际培训中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比如培训方案固定导致个性化人才培养缺失,影响培训质量。为了提高冠脉介入培训效果,该科参照卫计委颁发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以下简称“规范”)及培训大纲,将手术分级管理应用到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接收的52名冠介入培训学员及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积极配合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名。观察组中有男性21名,女性5名;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4.2±2.7)岁。对照组中男20名,女6名;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8±2.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培训前均对两组学员或医师进行评估,主要采取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进行评估,掌握研究对象的情况。对照组应用常规冠脉介入培训方法,主要参照《规范》及配套的教材实施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及教学。
1.2.1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包含手术分级两制度:一个是本科医师准入培养制度,另一个是针对学员、进修医师的教学培训制度,该研究应用的是后一个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由主管副院长带头,医务处主任主要负责,配合人员由医院质量管理科、信息科、手术室等专家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内容如下:①对临床手术分级进行审定,确定医院手术分级管理目录;②确定每一手术等级医师的准入资质,授予相关级别的准入制度;③确定好手术项目的权限范围,确保手术医师可主持开展相关的手术项目;④进行手术审批管理,依照手术级别及手术权限确定审批权限大小。
1.2.2 制度的实施 ①针对未参加过介入术的学员,观摩学习1个月,1个月后参加Ⅰ级手术(冠脉造影术、左心室造影术、动静脉桥血管造影、大动脉造影术),操作逐渐增加,操作中需遵循科学的程度,完成300例Ⅰ级手术后可申请进行Ⅱ级手术(冠脉介入术、血管内超声、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经考核后方可进行Ⅱ级手术,若考核不通过需继续进行Ⅰ级直至考核合格;②参加过冠脉介入术的学员可直接进行Ⅰ级手术操作;③作为冠脉介入术医师且参加过Ⅱ级手术者,可让其在第2个月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参加Ⅱ级手术,完成100例Ⅱ级手术参加Ⅲ级手术(PCI手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考核;④参加过Ⅲ级手术者,可从第2个月参加考核,考核Ⅱ级手术后若通过可直接参加Ⅲ级,之后完成100例Ⅲ级手术后参加Ⅳ级手术(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慢性完全性闭塞介入治疗、冠脉旋磨术、合并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的考试,合格后进入Ⅳ级学习;⑤任何一个级别的手术中,如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该医师在2个月内不能申请进行考核,若出现因手术治疗死亡的医师在3个月内不能提出考核。
1.2.3 制度管理 为保证手术分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还可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强化制度的管理。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重新明确各级手术的审批及考核权限。针对Ⅰ~Ⅲ级手术,审批及考核由科室主任来完成,针对Ⅳ级手术则由医务处相关人员进行审批。学员在开展各种手术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递交手术申请单,报给相关的领导审批后放松到手术室做预约,审批流程可有效监控医师进行资质考核情况,杜绝医生少进行手术及越级开展手术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在入科及出科时均采取相同评估方法,主要行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满分均为100分。②两组均抽取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医师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科与出科时考试成绩
出科时两组接收培训的医师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均较入科时升高,但是观察组考试成绩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医师学习期间并发症
观察组医师学习期间医治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医改制度的不断推进,在很多的医院均制定了分级制度,这让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及教学中的分级管理推广也势在必行[3]。该院在科室开展冠脉介入培训中积极推广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主要是根据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将该管理制度应用到冠脉介入培训中,可照顾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医师,让每位医师均可获得适合自己的个体化培养[4]。比如针对没参加过冠脉介入手术或者起点较低的学员或者医师,立足于帮助医师掌握基础的手术操作,通过操作由易到难不断提高医师的技能,此外通过增加相关操作例数来提升医师的技能,医师经考核通过后进到更高级别的手术,如此保证他们扎实掌握技术[5]。针对具备一定手术基础的医师,缩短培训时间及操作例数,可以让医师快速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手术培训中,满足医师对自身技能培养及提升的需求[6]。而针对个别基础能力好的医师,通过各个操作等级考试评估医师的操作水平,让医师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以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中避免不良操作发生,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7]。采取手术分级管理模式,可对医师的理论知识学习产生重要的促进,医师努力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在掌握相关操作的时候逐渐向更高级的手术操作进步,这样可让医师的手术水平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帮助医师适应各种类型的手术,进而满足医院医疗需求及提高醫院的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该次研究中,探讨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用到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同应用传统培训方式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师出科时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医师学习期间所医治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借助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导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对于医师的促进效果显著,可让医师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师,进而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林妍,王震,王雷懿,等.手术能力考评体系在手术分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2):26-27.
[2] 姜松,解秀芬.护理专项培训在介入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4):1326-1328.
[3] 田小庆,李扬,雎胜勇.手术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改进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3(5):56-57.
[4] 陈政,沈鑫.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手术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7,7(24):398.
[5] 赖伏虎,罗洁樱,廖小玲.维基技术应用于手术操作分类及手术分级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14,17(6):419-424.
[6] 李婷,马谢民.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J].中外医疗,2011,30(2):157-158.
[7] 赵慧强,陈晖,李虹伟,等.手术分级管理在冠脉介入培训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33-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5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