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教研就如作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做微教研如作诗,篇幅虽短小却立意深远。诗人作诗或惊叹于风光美景,或抒发家国情怀,或醉心田园风光,但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当微教研遇到一批用心的教师,便被注入了源头活水,动力十足。
一、微小时间里,现场研讨,快速解决
微教研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化零为整,提高效率,助力教师快速解决当下问题。如在我园“阳光体育”活动中,阳光体育组教师与教研团队在“阳光体育”活动前短短半个小时里,相约操场,针对体育器材如何摆放,活动区域如何划分进行现场研讨,最后将场地划分为攀爬区、投掷区、走跑跳区、钻爬区、技巧区五大功能区,对体育器材摆放提出摆放方案,按照类别放置于幼儿可视、可自主取放的区域内,可谓速度之快,效率之高。
二、微小问题里,围绕焦点,深入研讨
首先,教师们列出微教研问题清单。问题清单是深入研讨的前提,没有一个清晰的问题清单,微教研就不可能清晰地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教师们会根据日常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记录条、《指南口袋书》等记录工具,随时记录,罗列初步问题清单,及时整理。如针对我园改革后的区角游戏活动,教师们就提出“如何优化幼儿计划环节时间”“提供什么材料才能最大限度支持幼儿区角游戏”“教师如何有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等,这些富有指向性的问题清单,为有效微教研埋下伏笔。
第二,教研团队会根据教师们的问题清单,将问题进行分类,确定好本次微教研的“焦点问题”,找到焦点问题的症结后,重列问题清单,画出直观形象的“问题树”,这也是“微教研”的精髓所在。一般的问题是枝叶,焦点问题是树干,而症结是树根。当微教研有了这棵“问题树”后,不但心中有数,而且胸有成竹,才可以深入解决问题。
第三,教研团队根据“问题树”深入一线教育环境,与教师面对面梳理,深入观摩研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表专业见解,给教师以支持,帮助教师实现个体发展,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如针对“如何优化幼儿计划环节时间”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策略:可调整过渡环节时间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也可对个别幼儿提前进行区角游戏计划环节,如针对来园早的幼儿进行口头计划,教师记录,避免了大面积幼儿计划时间的等待现象。
三、微小研讨里,换位体验,用心交流
古代的文人,凑一起写诗。育蕾的教师两人结伴、三人成行、五人成组,在一起微教研。看上去虽然一个在古代,一个在现代,但其实本质上差不多,诗人以“诗”会友,微教研则以“微”研教。在微教研之前教师们需要先确定好自己想要写的是哪种“诗”,是与幼儿的对话,还是与自己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等等,教师们会用空杯心态接受同伴的智慧。同时,微教研的人员优势,让问题更加精准,让研讨氛围宽松愉快,教师们回顾梳理真实记录,捕捉教育契机,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头脑风暴。
在此过程中,大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对方执教时的情绪与状态,教研团队真正做到从“观察者”到“体验者”转化,教师会跳脱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心相近则情相通,情相通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必成,全新的微教研模式,让每位教师感受到了专业带来的温暖,让每位教师都有教可研。
四、微小空间里,师幼互动,共同成长
如果说幼教人的情怀支持我们的专业成长,那么贴近幼儿内心,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初心,微教研成为了促进师幼共成长的支点。
区角游戏空间虽小,但幼儿游戏内容丰富,教研团队进课堂,基于幼儿的游戏意图近距离参与幼儿游戏,掌握真实直观不可逆的幼儿游戏问题,第一时间与教师交流指导探讨幼儿游戏行为策略,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如在指导“提供什么材料才能如何最大限度支持幼儿区角游戏”中,教研团队就走进大班活动室,在與幼儿共同寻求材料的互动中,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看点颇高的微互动现场,游戏过后随即组织教师研讨,从现场师幼问题“抛接”中,游戏问题突发性处理上,逐一与教师们交流,最后达成共识。我们要从自身高标准严格要求,互相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每一场活动,为我们的幼儿、家长负责,不忘初心、潜心育人。
如此想来,或许每个人心中大概都住着一个陶渊明吧!我们都一直试图和心灵对话,与周遭和解,与幼教情怀同行,愿我们幼教人都有诗人般的情怀。如果把做教研比作作诗,那么一个人的“作诗”,是关注内心的触动,沉思自己的教育感悟。一群志同道合者的教研 ,则是约几名“诗友”,在共鸣中有所收获,在矛盾中产生思考。我们需要个体的反思,亦需要同行者的交流。
我们共同品味着那些“酸甜苦辣”的经历,我们共同享受着微教研带来的专业成长,我们重新审视教研模式,静心聆听教师心声,促进教师富有个性的专业化成长,这些都是微教研带来的累累“硕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2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