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模拟沙盘实践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高校创业课程视角出发,试图将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课程融入到高校创业中去,重点研究高校创新创业课堂中开设企业营业模拟沙盘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ERP沙盘实训 创新创业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Q1679-11,项目名称:基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拟沙盘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66-01
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高校的创业教育也顺应时代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高校创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1.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及ERP沙盘课程开设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体系,很多高校的创业工作都是以简单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类型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相融合,实训课程较少。
企业经营模拟沙盘(ERP沙盘)课程是将抽象的企业管理过程模型化,可视化,让学员通过角色扮演,真实的模拟企业的运作过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企业经营重要的内容,从而为学生创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然而现在高校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课程一般只针对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的管理专业学生开设,没有弥补高校创业教育中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将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课程面向全部学生开设,是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2.在创新创业课堂中增设ERP沙盘课程的实施思路
在高校创业培训中增设ERP沙盘实训课程,丰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ERP沙盘课程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向全体学生开放,不只是简单的将原有的ERP沙盘课程重复开设,要针对非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改革后开设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ERP沙盘课程。
2.1针对非专业学生开设企业经营模拟电子沙盘实训课程
ERP沙盘实训课程分为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两部分,手工沙盘由于受实验室限制,可容纳的人数较少,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培训。而电子沙盘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可以一次设置多组进行竞争操作,所以可以针对非专业的学生开设企业经营模拟电子沙盘实训课程。
电子沙盘实训课程,同样涉及到战略规划、财务融资、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流采购、设备投资等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而且相比较手工沙盘步骤设置更加严格,不容易忘记步骤操作,更加适合没有专业知识的同学进行操作。
2.2在ERP沙盘实训课程前期增加创新创业相关内容
在高校创业培训中增设ERP沙盘实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进行ERP沙盘实训之前,加入相关创业知识,丰富大学生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将沙盘实训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前期创业知识当中,真正做到从实践出发,丰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3简化ERP沙盘实训课程的专业知识
将ERP沙盘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让大学生对创业能够有个系统全面的认知。作为针对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沙盘实训课程,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所以在实训的过程中要相对弱化专业知识,将不可避免的专业知识以最简单的方式程序化,不让专业知识成为学生学习课程中的阻碍。
2.4 细化沙盘实训中相关过程
电子沙盘涉及总经理、财务主管、生产主管、物流主管、营销主管五个角色,在给非专业的学生开设电子沙盘课程时,一定要严格细分每个角色所负责的工作内容,避免出现管理专业学生上课过程中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加明确每个角色的具体工作,简化专业性要求,可以针对每个角色设置专门的表格,能够让每个角色了解自己在期初、期中、期末所需要完成的内容,并根据表格要求,完善相关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
將企业综合模拟沙盘课程作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全面推广,学生可以在实训过程中主动发现经营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直观面对企业相互竞争的环境及团队内部的矛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自己今后创业积攒更多科学、理性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惠.ERP 实践课程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商贸,2014(06).
[2]郭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知识经济,2018(19).
作者简介:
于泊(1987年6月-),女,河北省迁安市人,硕士,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统计学。
赵梓余(1988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任职于迁安职教中心,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9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