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机选取新生班级中的两个班,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8次的团体辅导,而对照班不进行团体辅导。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教学效果评估表为评估工具。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与偏执指标均比团体辅导前显著减少。结合效果评估表,说明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种方式,对于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信与改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团体辅导 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效果研究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中职生普遍心理提点是自卑感严重和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因此,在SCL- 90中的众多因子中,选择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两个因子进行研究。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提高学生自信和改善人际关系的课程安排,以传授性为主的课程,学生上完课后收获寥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自卑心理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的提高,我决定对实验班进行一学期的团体辅导,探究团体辅导的效果。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过程。结合本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制定相关的团体辅导方案,研究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效果,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中,随机抽取一个实验班,36人,男生20名,女生16名;随机抽取一个对照班,34人,男生21名,女生13名。
  2.方法
  (1)工具与测评
  在团体辅导前对两个班级的学生都使用SCL- 90进行前测。之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8次团体辅导, 且每一次团体辅导结束后都填写效果评估表,对照班的学生不进行团体辅导。全部团体辅导结束后再用SCL- 90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后测。
  (2)团体辅导的实施
  由作者开设团体辅导课。总共16课时,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共8次。第1次:学生分组互识,建立信任感。第2至6次,创设相关的活动体验,小组成员互动与分享,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学习接纳他人,体验良好人际关系并掌握相关诀窍。第7次,学习自我情绪管理。最后一次展望未来,结束团体。
  二、结果
  1.团体辅导前后两班相关因子分比较
  两班学生在团体辅导前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的指标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团体辅导后实验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中两个指标均比团体辅导前显著减少。见表1。
  * P< 0.05, ** P< 0.01
  2.实验班学生效果评估表
  每一次团体辅导结束后,让实验班的学生填写效果评估表,详见表2。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能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信与改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种方式,其效果是显著的,应该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得到推广。
  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特点,本次团体辅导项目主要是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以下是我设计的一个具体团体辅导方案,可供参考。团体辅导的第一次都是破冰,可选择的游戏有很多,我选择的是连环自我介绍和硬币游戏。第2-3次针对学生自信的提高,学生在体验我是谁的活动中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然后通过目光炯炯等活动实际锻炼自信心。第4-6次针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实现,用盲行让学生体检帮助别人和受到别人帮助的愉悦感,接着用信任背摔进一步加强与别人的良好互动,感受良好人際关系并总结相关方法,最后一次是展望未来并结束团体。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学生在放松的活动式教学中学习体验,懂得正确认识自我,调节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自信自爱且更善于与别人交往。这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容易达到的效果,团体辅导能打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提升整体工作效果。
  从本人实践来看,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式之一,它的效果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本次实验班是从新生班级随机选取的班级,计划在后期继续跟进。因此我建议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以团体辅导为主要课程方式,辅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每学期至少对学生进行每两周一次的团体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文倩,张蓉,柳迎新,朱婉儿.团体辅导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