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课视频指时长5至8分钟的视频文件,解决1至2个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可单独使用。通过教学实践,归纳出地理微课视频的类型、课堂使用价值及其局限性,为教师在课堂上合理有效地运用“微课视频”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地理;微课视频;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7-01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21
一、微课视频的类型
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微课视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概念类微课视频
地理概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节点,运用合适的图片或视频资源,配以简洁的语言,将其制作成简短的视频材料,即概念类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全面地理解核心概念。如太阳辐射、水循环等概念都可制作成微课视频。
(二)原理类微课视频
原理类微课视频用于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与规律。教材对地理成因与规律多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教师讲授时常常通过绘图、媒体等手段加以图文转换,若将教学图文资料优化成视频,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原理。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适合制作成微课视频的原理。
(三)案例类微课视频
案例类微课视频用于展示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实案例或探究问题。可以是叙述型的,通过案例描述再现地理知识,比如介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以是探究性质的,比如探究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可以制作成案例类微课视频,如宇宙的形成、火星探测等。
(四)实验类微课视频
实验类微课视频是地理实验的课堂呈现。受课堂环境的限制,许多地理实验难以当堂演示,但可以在课前进行实验并且录制好,课堂上就能有效辅助教学了。如昼夜交替、热力环流的形成等适合制作成实验类微课视频。
二、微课视频用于课堂教学的价值
(一)吸引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笔者在教授“大气受热过程”前,设计了一个用于铺垫和充实内容的微课视频,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分层结构、通过太阳辐射光谱图来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从课堂使用效果来看,学生能很快将注意力都集中到视频上并开始安静地观看。观看结束,学生对教师的几个基础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可见,运用微课,可以短时间内全面而深刻地完成知识铺垫,使后面环节流畅地进行。
(二)预知知识,提高自学效率
微课视频具有直观性、丰富性和准确性等特性,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学习素材,全面、合理地联络相关知识,明确、清晰地设置思考问题,以此辅助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自主學习的材料,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1]
在“洋流的形成”的教学中,运用“洋流的形成”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跟着语音,看着代表洋流的箭头一支支地呈现,从而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刚开始学生思维是跟着视频的,表现得较为轻松,但随着箭头越来越多,一部分学生神情表现出困惑,教师捕捉住学生的反应后,可以合理调节讲课节奏。相比单一的教师讲授,这种形式更加省时、直观、有效。
(三)丰富素材,提高探究效率
教材中的“活动”和“案例”可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素材和载体,微课视频能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材料,并将其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又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素材。
例如:将教材中“咸海”案例制作成科教片形式的微课视频,教学中,播放中亚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状况,以及沿河国家农业发展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探讨环境问题。学生通过观看,获得中亚基本的地理信息,能结合这些信息展开思考,讨论活动热烈。
(四)便于储存,提高辅导效率
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课堂接受能力必然存在差异。将微课视频存储在网络平台上,便于学生课后自主查阅,不受地点、时间、次数、人数的限制。相比于常规的教师课后辅导,这种方式更为灵活,学生参与起来更加自由,并且能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教师个体或团队可以逐步构建微课视频资源库,为学生的学习、巩固、反思提供更有效的平台。
三、微课视频用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一)制作耗时长
微课视频可用录屏软件制作,也可摄像制作,制作前要精心备材料、备语言,制作中会遇到失误而反复重制,制作后要重审、优化,只有几分钟的视频往往要耗费数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对于大批量的微课视频,个体完成难度大,最好通过团队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二)存在重复教学现象
一些原理、概念型的内容,为了确保学生能掌握理解,使用微课视频后,教师可能还会再讲解,这样就造成了课堂重复,过多的课堂重复,会影响到课堂容量和教学进度。尤其是运用他人制作的微课视频,由于思路和个人见解的不同,重复讲解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三)学生思考空间不足
微课是预设的视频,基本教学流程是“观看—思考—交流”,视频是连续播放的,压缩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有些学生可能抓不住重点、来不及消化、无机会质疑,从而影响了“思考”的效率,当“交流”环节暴露出问题后,教师不得不重复讲解,如果被忽略,则会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随时停顿、探讨,有助于克服这一缺陷。
综上所述,只要想方设法弥补微课视频的不足,充分发挥其优势,微课视频就必然能在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鲍文艳,女,汉族,江苏昆山人,研究方向: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融合,以及地理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