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发展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文言文是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文言知识的重要文本,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占据很大的比重,同时也是教师难以教得透彻,学生难以学得深入的部分。对文言文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文体特征的把握可以让给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写作方向和作者情感指向。
关键词 文言文 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中国成立之初,存在着轻视传统文化的现象,1956年受苏联的影响,对“古典文学”才继续重视,1963 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并明确指出“文言文可占文言总数的 40%以上”,198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学生掌握文体相关知识有所提点,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置了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越来越详细和明确,发挥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1当下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文言文传记类作品自身固有的真实性、历史性的特征,文言文与现代书面语和文言文与现代口语之间的“双重隔膜”,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多集中在对文意疏通、重点字词的讲解上,对文言文中的传记类文体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上多是对文章的翻译与背诵,对传记文中的历史人物分析较少,难以从课文中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样就导致对于传记类文体教学耗时长、收获少、效率低。文言文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比较高,并且很多学生对文言文传记类作品产生了难懂、晦涩的印象,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
2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1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通,注重人文性发掘
诗歌与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正宗。而古典散文作品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锤炼和章法的考究这两个方面。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学习重点,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即文言文的辞章讲究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与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文道统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要想拥有民族文化底蕴,就必须阅读文言文,也就必须抓住这样的关节点、精髓处。
在当下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存在着语言表达生硬刻板、描写人物片面单一、作文素材缺乏新意的问题。但是中国文化精神传统、作家个人内心修养与情感锻炼及文学作品之文学技巧、题材选择如此紧密地“统一”于古代文章当中,因此对待文言文的“情”与“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一以贯之,不可以随意割裂。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古文、学习文言文既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机会,也是学生了解作家、历史古人最有效和便捷的方式,因此,教授文言文的重点不只是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重点字词的学习总结,更应该是对于古文中人物的把握、感情指向的确定。让学生通过课前初步了解和课后对人物的理解写作,更能深刻的把握作者情感和文章中涉及的古人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模块的教学内容,作文教学也不仅是写作能力模块的教学,两者相互统一,让学生能看到两者的互动性,能进一步提升对于文言知识的兴趣。
2.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文言文学习成就感
在当下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文言文知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课堂上多是对于文言知识的梳理,文言文教學变成了文言文知识教学,学生难免感觉枯燥乏味。
比如,对于文言文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文章《鸿门宴》,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找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对于《鸿门宴》的教学设计,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预习,查找有关“鸿门宴”的资料;教师需可以在讲授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棋盘的形式,形象的把所有人物准确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3结语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教学更是注重“文道合一”,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把握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通,注重人文性发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文言文学习成就感等措施,不断探究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才会让文言文教学更有趣和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树.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