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苑分院办学功能的调整与跨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北京市农业学校、北京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北京市八一农机校合并组建而成。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并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后组建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苑分院,北苑分院成立至今经历了办学功能、办学层次、培养对象、办学类型等四次重大调整,每一次调整无论师资队伍,还是管理人员甚至是设施条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全体北苑人的努力,让每一次调整都有成效、有发展。可以说北苑分院历经四次调整,迎来四次发展,实现四次跨越。
[关 键 词] 北苑分院;办学功能;调整;跨越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02-04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隶属于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业务主管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2年由北京市农业学校、北京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八一农机校、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等四所学校相继合并组建而成。形成现在一院四校区的办学格局,目前学院主校区占地1100余亩,是拥有一流的师资和一流实验实训条件的国家级示范院校。
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是公立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建校,隶属于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培养中等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003年5月23日,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同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并入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于2004年1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苑分院。北苑分院成立至今,办学功能经历了四次重大调整:(1)办学层次由普通中职晋升为普通高职;(2)办学类型由普通高职转为中外合作办学,办学专业也由建筑类专业转经济管理类专业;(3)单向培养出国留学学生转变为出国留学和引进来华留学生双向交流;(4)由普通高职专业技术教育转为七年贯通文化基础课学段基础教育。
一、由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晋升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04年1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正式并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组建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苑分院,是北京市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的重要实践,也是由企业所属的中职层次的职业学校转变为政府主办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是北苑分院办学层次、办学性质的第一次跨越。
(一)以转变办学理念为突破口
北苑分院成立后,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既不是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更不是中职教育的“揠苗助长”,对照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管理水平等两者有质的区别。因此,大家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更看到了所面临的挑战,在看到美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看到了差距。分院领导班子提出“三年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的目标,全员转变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全力推进转型。
(二)以原有专业优势为发展基础
北苑分院的前身是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优势骨干专业为建筑类专业,师资和教学条件也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北苑分院积极发挥原有专业和行业优势,积极向北京市教委进行高职层次新专业申报。当年申报三个专业即新型建筑材料、绿色住宅、工程监理与咨询等,同时组织教师制定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培训。教委当时只审批了一个专业即工程监理与咨询专业,并于2004年9月正式招生,全面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004年12月学院进行四个校区办学功能调整,确定北苑校区为中外合作办学、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2005年上半年工程监理与咨询专业高职学生转入学院南校区。由此,北苑分院又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由普通高职专业转变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不容回避。因此,各高职院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渠道和途径,纷纷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理念、职教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教学考核体系等,以实现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始探索国际合作项目,2002年学院与美国派克兰学院联合举办副学士合作项目,相继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英国南兰克郡学院磋商合作项目,随着合作项目的增加学院决定拿出专门的校区开展中外合作项目。由此,2006年北苑分院正式更名为国际教育学院,北苑分院的办学功能由普通高职专业教育转变为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专业也由建筑类专业调整为经济管理类专业。這是北苑分院办学功能和办学模式的第二次跨越。
2005年北苑分院开始集中精力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方案,并积极与北京市教委沟通组织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6年在学院的支持下,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院举办了四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在教育部备案。四个项目分别是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合作的会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合作的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京教外〔2005〕50号),四个项目于2006年9月正式招生。截止2017年,北苑分院共招生11届,毕业生589名,其中174名出国留学,60名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留学率29.5%、就业率97%、升学率11%。2015年度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中外合作项目评估,得到了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评估专家和学生家长的好评。[1] (一)合作模式多样化
1.中英项目双文凭“3+0”模式。2005年,学院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签订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协议,联合举办两个高职教育项目,学历层次为大专,专业分别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学制为三年。中英双方学院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14门课程由英方引入,主要包括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合作协议规定引入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南兰克郡学院派教师授课,并引入英方教学管理模式,外方派一名教务长长期在学院与中方共同负责教学管理。招生对象为国内高中毕业生,依据高考成绩按北京市专科录取分数线统一录取。培养模式为“3+0”,学生入学后三年全部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进行学习,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全部课程学习,同时获得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和英国南兰克郡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两个专业2006年开始正式招生。[1]
2.中加项目“2+1”模式。2005年,学院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合作举办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合作项目,教学计划双方共同制定,引入加方9门核心课程,引入课程全部由加方教师完成。为了达到合作培养的效果,学院每年派教师到加方进行学习交流,以期实现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的统一。招生对象为国内高中毕业生,按北京市专科录取分数线统一录取。合作模式为“2+1”,即学生前两年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习,两年后学生可以选择到圣力嘉学院继续学习,完成加方规定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即可获得中外双方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如果选择在学院继续学习的学生,继续一年的学习后达到学院毕业生要求可获得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证,并选择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或由学院推荐就业。两个项目2006年正式招生。
(二)教学成果多元化
十一年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凝练了一个“双师素质、双语能力”的教学团队,引进了13~15门外方课程均实现双语教学,落实了“学生本位”的理念导向,构建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了“模块化”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了“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形成了“动态化”和“个性化”考核机制,促进了学院国际化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成果,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北苑分院中外合作办学成效。[2]
1.建立了“职业化、国际化、双轨化”的课程体系,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既保持了中国特色,又引进了国外优质资源。既照顾了出国留学学生的国际化发展,又考虑了本土就业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2.引进了“情境式、分享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我潜能的培养,充分诠释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保障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3.确立了“低起点,密台阶,模块化”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基础为起点,按听、说、读、写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内容细化,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内容有难易梯度,教学目标按分目标和总目标设计,完成所有分目标后即能够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步步为营,节节攀升,从低起点逐渐达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4.形成了“渗透适应,双语互助,英语主导”双语教学模式。基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高的特点,实现双语教学,让学生既能用英语表达,又能用英语学好专业课,相信是每个职业院校的困惑,我们提出了递进式三段双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单纯的背诵专业术语到用专业英语表达—形成专业英语思维,实现国际化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2]
5.探索了“动态化,柔性化,个性化”教学管理机制。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外两个国际教育的合作,理念的融合,不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所差异,就是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管理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保障课程体系的实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整合教学管理上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用教学管理的动态化、柔性化、个性化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2]
三、由单向输出留学学生变为输出和引进双向留学生
学院在十余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开始建设跨文化交流环境,积极探索接收来华留学生,这是学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的突破口,更是高职院校建设国际一流院校的有效途径。2014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具备了招收来华留学生的资质,同年9月北苑分院正式招收来华留学生,实现了由单向培养出国留学学生转变为出国留学和引进来华留学生双向交流培养,使国际教育学院有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北苑分院办学功能的第三次跨越。
(一)组建了队伍
为了很好地进行留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北苑分院经学院批准,组建了留学生部,任命部长一人,管理人员三人,并招聘一名正式编制的俄语专业的辅导员和两名汉语言教师,还配备两名非编俄语专业的辅导员。同时,通过社会招聘、校内转岗、校内兼职等途径组建了专兼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在职与非编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了稳定的汉语言教师的师资库和教师交流平台。
(二)拓展了类型
自2014年开始招生举办来华留学生项目,经过4年的努力,北苑分院来华留学生形成了多层次、多国别、多类型的合作模式和培养形式。从办学层次上包括学历教育、短期汉语言教育、交换生、游学、研学等类型。学历教育招生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模式为3+2,学制5年,招生对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初中畢业生,主要生源国为韩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波兰、俄罗斯等国,截至目前已累计招生85人,现有主要在校生38人,毕业19人,共计16人取得中专学历。毕业的同时,因为学生良好的汉语言能力,通过申请进入天津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短期培训为汉语言培训和中国文化交流、交换生、假期游学等多种类型,主要是来自俄罗斯、泰国、荷兰、新加坡、韩国、蒙古、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累计约244人。在尊重其宗教信仰、跨文化差异及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来华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保障学生能够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严格遵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规校纪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学业。同时,学院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由招收高中毕业生到中考生七年贯通本科
2015年北京市启动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生源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方式为2+3+2七年贯通培养,即2年学习高中阶段课程、3年学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2年本科高校学习,七年贯通获得本科文凭。2015年该项目率先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6所学校先行试点。2016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第二批试点校开始招生。学院决定将前2年文化基础课学段的教学及学生管理放在北苑校区。将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转到相关系部,留学生继续留在国际教育学院,并在2017年学院第四次人事制度改革时将国际教育学院更名为北苑校区。这是北苑分院办学功能和分院名称的第四次跨越。
(一)全员把握项目的内涵
贯通项目是全面落实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重要举措,是学院重要的改革发展机遇,更是北苑分院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分院将贯通项目组织落实作为重中之重。分院多次聘请市教委高教处、市职教研究所、第一批试点兄弟院校的项目管理人员对学院贯通项目的全体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内容从项目实施的目的到意义、从政策到特点、从模式到学制、从教学特点到教学管理、从学生年龄特点到学生管理,有宏观有微观。通过培训大家对贯通项目的宗旨、意义、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后续教学、学生管理、服务保障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全局把控项目的宗旨
首先要深刻理解贯通项目整体设计、系统培养、贯通实施、协同育人的培养宗旨。其次是文化基础课程学段的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18个指标植入培养目标之中,首先明确第一学段即文化基础课学段在培养过程中要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并重,目的是基础文化课既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高等教育做准备,又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其次是第二学段即高职教育学段,即要注重农业行业特有工种及相关工作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迁移潜能和终身发展能力;第三学段即本科教育学段,侧重于专业研究能力的提升与培养,侧重高端技术技能的培养,即强化专业能力研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三)全力保障项目的条件
为了落实好贯通项目,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的条件,学院投资近千万元新建了物理、化学、史地、计算机、语音室、录播等实验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新建了气膜馆。特别是学生公寓,每个宿舍3个学生,每间宿舍都设有独立的并带有淋浴功能的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学生24小时可以洗浴,公共卫生间和盥洗间条件优越。截至目前,学院的住宿条件在北京的高职院校中绝无仅有,由此也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四)全面培养教师的能力
目前,北苑分院有贯通专任教师26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4人,全职外教1人,师资队伍的特点是年青教师多、非师范毕业生多。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把控能力以及对贯通项目的把握能力,学院通过多途径进行了多层次的培训和培养。(1)聘请全国优秀教师朝阳区第80中学数学教师田雄飞、具有42年教学经验的北京市特级教师童嘉森、学院优秀教师蔡丹阳教授等一线专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规范、教材分析、师德师风、课堂把握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培训;(2)聘请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12名各学科特级教研员与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一对一对新教师开展研修,教研员每月进课堂听课,同时带领新教师赴朝阳区高中校听课和教研;(3)组织教师到丰台12中及兄弟院校听课、学习和交流。(4)聘请专职督导员进行全程指导、辅导、评课。(5)成立备课组,按学科、注重以老带新,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通过近两年的不断培训和培养,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教师考核测评平均分为98.15分。
(五)全程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对所有教师进行了多维度的考核评价:(1)督导评课。外聘4名专职督导员进行听评课,在评课的同时要求督导人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对个别教学能力弱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指导。(2)推门听课。领导带头深入班级听课、评课,了解掌握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推门听课做到三同一听:即同一学科、同一内容听,了解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难点与重点的把控;同一班级、不同学科听,了解一样的学生,不同教师授课时学生的状态,反映教学效果;同一教师、不同班级听,反映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进程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3)相互评课。为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务科要求贯通新教师和老教师互相听课,跨学科教师相互也要听课。(4)学生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征求学生对所有授课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书育人等进行评价。(5)教学技能展示。通过说课大赛、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等调动教师积极性并充分展示教学成果。
(六)全视角抓素质养成
贯通学生是初中毕业生,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而且大部分是第一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针对这一特点,学院采取了24小时无缝隙管理原则。从管理人员配备上有班主任、辅导员、学生部门管理人员;从管理方式上,早操、早读有专门人员负责,就餐、就寝有专门人员负责。而且给学生统一订制校服,规范学生服装,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确保学生安全稳定。而且构建了家校共管共育学生管理平台。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设了合唱艺术和国画艺术选修课,组建了播音、合唱、动漫、篮球、足球、摄影六个学生社团,开展文明礼仪守纪月主题班会活动,各班以相声、小品、朗诵、歌唱、演讲等多种形式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全校学生篮球联赛等。
(七)全维度研究探索
贯通培养项目无论对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全体教师以及管理者都是新生事物。为了将项目组织好、落实好,学院支持和鼓励全体人员从多个维度开展研究和研讨。(1)学院立项研究。学院拿出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科研立项研究,2017年度针对贯通项目立项课题5项,学生科研项目1项;2018年9项;(2)参与市教科院研究项目,独立承担子课题1项,人才培养方案试点开发一项;(3)联合兄弟院校合作研究,与财贸职业学院等第一批试点兄弟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经验和问题,并达成一致意见,首先是基础课教师资源共享;其次是考教分离试题库共建;最后是时机成熟时联合开发贯通培养基础课阶段校本教材。截至目前,学院教师撰写并分开发表贯通项目论文2篇,稿件录用待发表论文10篇。
北苑分院自2004年1月成立至今14年,历经了四次办学功能的重大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涉及办学层次、专业类型、培养对象、教学特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重大变革,跨度之大、差别之大毋庸置疑,每一次调整无论师资队伍,还是管理人员甚至是设施条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每一次调整全体北苑人積极应对,而且为适应调整努力付出,让每一次调整都有成效、有发展。可以说北苑分院办学功能历经四次调整,迎来四次发展,实现四次跨越。
参考文献:
[1]赵庶吏,李英军.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与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院报,2012(5):63-66.
[2]赵庶吏,李英军,玄有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与特色[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院报,2016(5):80-83.
[3]李英军,玄有福,熊建清,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向交流与管理研究: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消费导刊,2018(14):127-128.
[4]赵庶吏,高世吉,李英军,等.对北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的解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院报,2017(2):91-94.
[5]熊建清,赵庶吏,高世吉,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2):34-36.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