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8例,采取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指数及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相比对照组的84.5%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23±0.94)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88±1.12)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手段,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辨证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3-60-03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以育龄期女性多见[1]。其病因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后并未痊愈,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导致再次发作炎症迁延不愈,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出现下腹部、腰骶部不适,伴有白带异常、月经紊乱等症状,起病缓,病程长,对患者危害极大[2-4]。该病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复发率较高,长期的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诱发盆腔粘连,异位妊娠等重大疾病[5-6]。研究表明,临床上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7-8],但由于西医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在祖国医学领域探索一種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我院近年来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小腹坠胀感伴白带增多、月经失调,查体附件区压痛阳性,子宫活动受限伴盆腔包块及积液[9-10]。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盆腔结核及妊娠患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8例,年龄22~43岁,平均(32.5±1.8)岁,平均病程(1.3±0.3)年,已婚37例,未婚21例,已产33例,未产25例;对照组58例,年龄20~45岁,平均(30.8±2.2)岁,平均病程(1.5±0.6)年,已婚39例,未婚19例,已产31例,未产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婚育史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H20044012)250mL静滴,每日一次,联合头孢呋辛钠(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23628)2g静滴,每日一次,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黄芪30g,败酱草30g,党参20g,桂枝15g,白芍15g,香附12g,赤芍10g,白术10g,菟丝子10g,淫羊藿10g,甘草6g,酌情加减,用水500mL煎服治疗;黄芪30g,败酱草30g,丹参20g,赤芍15g,元胡15g,当归15g,香附12g,红藤10g,蒲公英5g,用200mL水煎灌肠治疗[11]。
   1.3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评价患者症状积分。按谷风等研究方法,将治疗效果分三个等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妇科检查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8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8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低于30%[12]。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将检验标准设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规律的治疗,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显效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值未见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值相比对
  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B超及妇科检查可发现盆腔内包块形成及盆腔积液。该病的发病机制为女性生殖道环境破坏,自然防御功能减弱,当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出现的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炎性病变[1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广谱抗生素抗菌治疗,治疗效果一般,且容易复发,如患者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即产生了耐药性,又可导致菌群失调。中医认为盆腔炎是由邪气入侵、调摄不当、外邪感染所致,导致体内热毒、湿邪瘀滞,使气血流通受阻,进一步导致湿热加重,形成湿热淤血互结[14-15]。因此,可从其发病根源进行辨证施治。赤芍、丹参、红藤、元胡、桂枝、当归、香附、甘草等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血理气、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等功效,可以有效的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施治。   本研究表明,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相比对照组的84.5%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为
   (3.23±0.94)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8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治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利于血液循环,促进盆腔炎症吸收。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手段,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盆腔炎症的吸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Neziri,A.Y.,Bersinger,N.A.,Andersen,O.K.,etal.Correlationbetweenalteredcentralpainprocessingandconcentrationofperitonealfluidinflammatorycytokinesinendometriosispatientswithchronicpelvicpain[J].RegionalAnesthesiaandPainMedicine,2014,39(3):181-184.
   [2]谢锂岑,王永宏.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研宄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3,19(3):103.
   [3]李军.活血化瘀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2,22(48):343-345.
   [4]张原本,田宝元,于明丽.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281-283.
   [5]杨小青,马龙.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J].中医研究,2012,25(1):35-37.
   [6]张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195-1196.
   [7]林慧敏,王英,潘一红.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3030-3032.
   [8]王海娜,胡超峰,蒋優芬,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92-2493.
   [9]方华英.丹栀逍遥散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611-5613.
  [10]王莉,吕耀凤,姚丽娟,等.慢性盆腔炎患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292-5294.
  [11]黎志远,杨贤海,李天春,等.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6):1150-1152.
  [12]谷风,严英,陶红星.利湿化瘀中药对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102-1105.
  [13]李月芬,周繁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2):347-349.华彬.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J].医药导报,2016,35(8):40-41.
  [14]崔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3(1):98-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