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对于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其实是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并在体验中进行思考与创造,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学生;实践能力;思考能力;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120-01
  新课改的开始实施,教育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课堂教学有了非常大的改进,由于新课改的实践与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结合近十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的教学中进行体验。
  一、创建良好地学习环境
  现在的教学课堂模式比较单一,上课内容也比较陈旧,并且知识面较窄,导致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不够全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欲与求知欲望,在新课改中曾经指出:数学的教学必须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建立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情境,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知识是情景化的,并且在非概念的水平上,感知与活动比概念化还要重要。
  在数学第一节课的开始,如果教师能够善于从实际出发,并巧妙的提出概念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产生好奇,从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愿意参并发现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显示:一个圆,以原点为中心,沿半径进行切割,将切开的图形拼成长方形,长方形周长与圆周长多六厘米,请求出圆的面积。突然一看,不知道怎么下手,学生一旦经过自己的探究,就可以想到:长方形周长和圆周长相比多出两个宽,就是我们切开后的半径,圆的半径长为三厘米,所以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要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主动,必须改变教育内容,将现在的教育模式进行变革,更新观念与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让师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合作交流与互动,还能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自由、活跃、积极的状态,并且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才可以有效地提升能力,并不是被吸引、强化记忆与反复练习的问题,而是学生将已具备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基础,并依据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来主动构建意义的历程。比如,“如何将分数化成为小数”?应该让学生将分数一点点的去除,算出1/8、9/35、15/42都化成为有限的小数分数。再把所有分数中的分母进行分解成质因数,能够看出来分母里仅含质因数3或5,之后判断出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地方法,仅仅这样做不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假如我们换种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来猜:这些分数为什么可以化成为有限小数?会与什么有关联?接着在问学生“可以化成为有限小数,他们的分子分母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是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并进行讨论的关键,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汇报“分母是五和二的倍数”就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所以充分的让学生进行交流、争辩、表达,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来锻炼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尽量避免关注学生是否能找到相关的规律,而应该注意他们能不能自主思考,假如学生并没有发现规律,老师应该鼓励他们交流合作,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去相互学习、探索问题。并且通过对数学的学習,还可以收获更多的体验。
  三、注重教学的开放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进行开放性的教学,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对于学生的变通思维与创造能力的训练也做出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时,在选题方面既要注重难度,也要选择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的,还要隐藏创新的元素,还能给学生留有多角度看问题、多层次去施展学生聪明的空间。目的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去解决问题、吸收问题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注重他们自主获取知识与重组应用,用综合角度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四、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积极评价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使学生们的创造人格与创造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对教学内容上做出广度与深度分层次来教学,有可能的话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指导办法,对于学生们的评价上,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们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对于不同性格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认识同时事物的深度与角度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认知结构一定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与不尽完善。所为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策略与认识方式不同,及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的不同,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并尊重它们存在的差异,并积极地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地教学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展现自己的特点,有一些学生学习是有困难的,老师这个时候要给予帮助和关心,并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可以尝试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还要做到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帮助分析其原因,才能鼓励他们改正,同时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进行大范围的开展,怎样才能探索出适合他们主动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及合作品质的培养,是现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新课改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利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带动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做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实践、探索、变化、发展与发生的感悟,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地精神,使新课改与创新方法更有效的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训练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全面发展,即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也是帮助学生探寻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思考中发展、培养、创造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对数学产生的枯燥感与畏惧感,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更好的获取知识。所以要用“新课标”的精神作为引导,进行活学活用,来创造性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认识数学的学习规律,去增强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1]。
  参考文献
  [1]王叶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文摘版,2015(4):00159-00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