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法”问题是初中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他们的阅读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阅读实践去完成,别人谁也代替不了。因此,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如同是交给学生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阅读教学的大量实践也证明,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的主动性就会增强。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191-01
  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我们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停留在仅仅把课文讲得懂、讲得透上,而是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
  一、指点门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有序阅读的习惯。
  学习一篇文章,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我们平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如教学《地毯下的尘土》时,首先应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写了什么,教师可布置以下预习题进行引导:(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文中是怎样写她的勤劳的?找出这些句子并加以分析。(3)文中两次写到小姑娘观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的孩子的?(4)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5)米妮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向米妮学习?
  2.积极发问的习惯。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时,在预习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谁提出问题最多,就给谁表扬鼓励。学生先后提出:(1)针鼹为什么被称为稀有动物?(2)课文标题是“珍奇”的稀有动物,它的“珍奇”和“稀有”各体现在哪里?(3)针鼹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朋友?(4)为什么只有澳洲有针鼹呢?……问题共有十多个。这样课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学生发问,师生商讨,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另一方面即使平常不愿提问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也跃跃欲试。
  二、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盡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议论性的文章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阅读时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我们把握文章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是很有益处的。
  三、整体阅读归纳
  整体阅读法,是先将文章整体阅读一遍,然后在对整篇文章具有一个大致的初步印象的基础上,根据该文章的文体类型和该文章的写作特点、规律,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概括,在纸上勾勒出文章结构的草图。进入具体内容学习的环节时,由于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学习时就能够按自己头脑中形成的,落在纸上显现。这样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会迅速找到知识点,对应的课文的内容更好地把握住新授的知识点。
  如,初中语文第五册着重培养学生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表达能力。这一章节的内容都以议论文为主。笔者在讲第一单元的议论文时,打破了章节的安排顺序,将《谈骨气》一文提到第一课来讲。该篇文章论点清晰、论据充足、论证有力,便于学生对于整体结构的把握。是本单元的典型之作。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就可以初步掌握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这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有了这一框架在读其他几篇论文的时候就会很轻松了。首先看提出了怎样的论点,用什么内容做的论据,又是如何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有序的论证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体阅读的时候,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边读边构建草图,读完了,整个结构草图也就跃然于纸上了。在大脑中就会清晰地构建文章的轮廓了。这一阅读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准确,还有就是要具备简约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不能大段大段地抄课文,这样就不是整体阅读法了,也起不到概括和明了的作用了。整体阅读不是具体阅读,更不是精读,而是通过粗读得出文章的大致的框架结构,总之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文章的骨架提出来,省时间并具有灵活多样性的特点。为下面文章的深入作铺垫。
  四、总―分综合阅读
  学生对于一篇课文掌握的不够牢固,关键是对于认知对象作出反应,只是局部的没有对文章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相反仅仅注重从整体入手,忽视了局部细节也是走极端。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笔者提出了新的阅读法——“总―分综合阅读法”。这一阅读法是先整体,再局部和细节,最后再回到大整体,可见知识一种大的综合阅读法。如,笔者组织学生阅读《大明湖》时,有些同学学生得出的观点不一,一种是认为:通过大明湖美的景色的描写来赞美我国大好河山。一种观点认为,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揭露。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不但是“学识”,也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从“知法”道“得法”其路漫漫,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自始自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