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大龄孤儿贫困生就业扶助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精准扶贫已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词汇,孤儿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众多的扶贫对象中弱势特征明显,被视为重点扶贫对象之一。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龄孤儿通过统招、单招等形式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就业情况作为大龄孤儿贫困生救助效果的直接体现,对研究如何更加科学的建立大龄孤儿学生扶助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龄孤儿 贫困生 就业 扶助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龄孤儿通过统招、单招等形式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为帮助大龄孤儿接受高等教育,促其社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从2009年起根据民政部等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启动大龄孤儿学历教育项目。9年来,已经有1412人接受项目的资助来院学习,已为社会输送了近800名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项目产生的直接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大龄孤儿贫困生救助效果的直接体现,对研究如何更加科学的建立大龄孤儿学生扶助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一、大龄孤儿贫困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梳理大龄孤儿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孤儿困难学生进行访谈,样本选取遵循分层抽样的原则,以接受过学业规划、生涯辅导、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指导的在校学生,以及已经就业的孤儿贫困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专业选择、在校成绩、职业规划意识、就业薪酬、就业后的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等维度进行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经济方面,大部分在校生经济来源为项目资助、其他各类补助,处于基本满足正常学习生活,个别学生生活月消费偏高,主要开支为生活费、电话费、考试报名费等必要的开支,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比较困难。同时,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兼职,原因主要是可以提前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并有一定的缓解经济压力的需要。兼职主要从事的大部分是服务生、销售员之类的服务行业,与本专业相关兼职工作的方面较少。[2]
第二,就业方面,从项目近几年的数据梳理,这一群体总体就业状态良好,学生的就业率基本达到100%,略高于普通学生;但从薪酬上看,这一群体就业后的薪酬略低于普通高校正常水平。约有56%就业后薪酬集中在2000-3000元与3000-5000元之间,就业后主要支出集中在房贷和房租。满意度方面,超过一半孤儿贫困生选择生活满意度较高。职场生活方面,近一半的学生能够建立起团队意识的能力。这一群体的就业渠道主要是通过顶岗实习就业,另外,参加校内组织的专场招聘会成为孤儿贫困生就业的重要渠道。70%左右的大龄孤儿贫困学生表示要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为促进就业他们提到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信息。
二、大龄孤儿贫困生就业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大龄孤儿贫困生总体就业状态良好,并对就读学校的就业辅助效果给予很大的肯定,但通过数据分析和个体深度访谈,调查人员也发现了大龄项目毕业生在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
1.部分孤儿学生就业观念未实质转变
在就业目标调查中,大部分孤儿贫困学生对就业持正常和积极的心态,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企业和社会的认识还不到位。导致大龄孤儿贫困生对职业定位和就业目标认识的不够,由于这一群体在福利院和学校得到较多的关注,如果不能充分做好定位转变,会对其就业后的角色转换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访谈了解到,个别学生希望在用人单位得到和在学校时一样的关心和照顾。
2.就业途径单一
调研发现无论是专科生还是专升本的毕业生对校园招聘会的依赖性较高。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学生对校园招聘会依赖性较大。他们认为校园招聘会上的企业已经经过了学校的多轮筛选,可信度高、成功高、效率高,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心仪的岗位。学生的就业信息主要依赖辅导员和班导师,信息来源被动,未能自己主动通过实习单位、校友、网络的资料寻找就业信息。
三、关于大龄孤儿贫困生就业扶助体系的建议
高职院校孤儿贫困生就业帮扶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当今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大龄孤儿贫困生面临的困难,已经不简简单单是经济上的窘迫,而是多方面,多原因的困难,由于很多孤儿一直是由家族资助、政府救助、社会捐助来保障其生活和学业,多年的被捐助造成了部分孤儿贫困生的思想贫困,这些都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不相适应。对孤儿的帮扶,应改变单一的现金资助形式,从单纯的物质帮扶不断向科学的帮扶体系过度。
1.完善多元化的经济扶助路径
一是保障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孤儿贫困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经济保障一直存在不安全感,政府应进一步调整保障政策,兼顾区域差异,从减免学杂费和保障基本生活补助两方面保障孤儿贫困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
二是引导孤儿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兼职。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独立生活思想的建立更需要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兼职等工作不断锻炼,应在高职院校的勤工助学岗中增设只面对孤儿贫困生的岗位,让更多的孤儿贫困生愿意通过勤工助学、兼职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2.丰富多路径的就业帮扶方式
一是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孤儿贫困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孤儿贫困生有别于非孤儿贫困生的重要一点就是社会认知的不完善,对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了解不足,所以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类课程就成为了孤儿贫困生了解行业、认知社会的重要途径。对这一群体应通过学业导师设计更有针对性的生涯辅导计划。
二是开展就业类专题辅导。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多为“2+1”或“2.5+0.5”,即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多为在校外进行实习,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在实习初和实习结束时对就业、创业的看法多会发生转变,因此有必要在孤儿贫困生毕业前,开设就业类专题辅导。同时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很多毕业生表示希望能再回到学校进行培训。针对受访者表示希望学校能为毕业生提供回校继续参加培训的机会这一问题,还可在孤儿贫困生工作后,通过校友会,开展各类主题性辅导,帮助孤儿贫困生适应岗位需求,获得更快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瑞章.中国孤儿教育与就业社会政策的理论分析[J].社会福利.2014(01)
[2]赵洁.高职孤儿大学生就业援助體系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6(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6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