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物理实验,注重启发性提问,巧用比喻,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实验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陶行知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特点,学生觉得物理难学。那么,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物理,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各章节所囊括的知识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真实形象生动的,是富有情趣和魅力的。因此物理实验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材料的获得要刺激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所以通过物理实验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精神。例如讲《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时,我在试管底部放上几条小活鱼,用酒精灯加热斜放着的试管的水的上部,试管中水的上部已经沸腾了,试管底部的小鱼仍在游动着。学生看到这样的演示,异口同声的说:“沸水养活鱼”,这奇妙的现象怎不能引起学生的深思呢?[1]
再比如,在讲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几个小实验:①在桌上、手上涂相同的水迹;②同样多的水分别滴在桌上,涂在桌上;③在桌上涂相同的水迹,并对其中的一块吹气。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水迹变干的快慢,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步步高涨,越来越浓。[2]
二、注重启发性提问,培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应从“启”字上下功夫,在讲课过程中,启发性提问能使学生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使学生处于对问题“想通而又想不通,想说又说不清”的状态,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例如在《电压》一节的教学中,我先后向学生提出六个问题:①什么是电流?②导体在未接入电流时是否有自由电荷?③把小灯泡接入回路中,小灯泡亮不亮?④为什么不亮?⑤为什么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能形成电流呢?⑥电源为什么能使电荷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呢?这六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从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思,在教与学之间架起思维桥梁。比如,学习了惯性概念之后,除了课本上举出的实例外,还可以提出下列现象让学生思考:①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可以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为什么?②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为什么往往会摔倒,怎样解释?又如,学了压强之后,可以提出:坐在沙发上为什么要比坐在木凳上舒服?对这些日常现象的问题,学生积极性会非常高,切身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巧用比喻,培养学习兴趣
有些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比较抽象、枯燥,对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巧用比喻来讲解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减轻在理解抽象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方面的难度,还能深入浅出的说明物理概念的原理。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电阻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一节中,我把导体比作道路,车辆在道路上的运行速度相当于电阻,那么运行速度(电阻)跟道路的宽窄(导体横街面积),长度(导体长度),道路情况(导体材料)有关,路越宽、越短,道路情况越好,运行速度越快。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四、利用物理学历史故事和物理学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史充满着脍炙人口的佳话。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用生动形象,妙趣典雅的语言讲一些物理学史故事,讲科学家的趣事,寓教于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浮力知识”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光的传播规律”前讲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讲“阿基米德原理”时讲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否纯金的故事;讲述凹镜的光学性质时,把公元214年古罗马和希腊交战中,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利用凹镜把强烈的阳光反射会聚到敌舰的主帆上,烧毁了古罗马战舰的故事做描述和分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在教学中,用物理学的现代发展成就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使学生爱学物理,乐学物理。例如,可向学生介绍:现代医学上,利用激光能将病变组织切割或烧灼,所以可以代替手术刀达到切除病变组织的效果,这种刀具有简便可行,时间快、流血少、不会引起细菌感染等优点,利用激光可进行精细的眼科手术,不会伤及其他部位,可用于焊接视网膜脱落,切除眼底管瘤等。这样的介绍,就会引导学生懂得物理是多么的有用,有利于培养他们探索物理奥秘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丽.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1.
[2]杨玲.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中学物理,2006.7.
[3]王芳.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物理周刊)200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