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宽容与接纳,让特殊学生绽开可爱的笑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在社会上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在普通的学校、普通的班级,我们无法给他们提供特别的教育,那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融入到普班的教育中去,给予他们适合的教育呢?
  【关键词】特殊孩子;宽容;接纳;融合教育
  清晨,我踏着和煦的晨曦向着学校走去。在校园的跑道上我正走着,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声不算很响亮而且含糊不清的“老师好”!我扭头一看,哦,原来是小霖啊!我连忙笑笑,也回了一句:“霖霖,早上好!”小霖听到我肯跟他说话,开心地笑了,还快走两步赶上来牵着我的手。我没有甩开他的手,而是笑着牵着他往教学楼走去。
  看着小霖开心的笑脸,我不禁回想到了他进入小学这几年来的点点滴滴。小一招生报名那天,小霖牵着妈妈的手静静地进来了,这是一个很文静的孩子,不开声,眼中露出了胆怯与惊恐的目光,紧紧地扯着妈妈的手。让他跟着哥哥姐姐们去找老师聊天,他也不愿意跟妈妈分开,最后要妈妈亲自送他过去。晚上,我翻开了老师跟孩子的聊天记录,才发现这个孩子与同龄的孩子有所不同。于是,我连夜跟家长取得了联系,并了解情况。原来,小霖是个患有严重多动症和轻微自闭症的特殊儿童,为了能更好地陪伴他成长,妈妈花费了不少心思。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最后学校还是接收了小霖,但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并没有把孩子的情况告诉任何人,包括任教的老师。
  开学后,不到一个星期,问题就接连不断地出现了:不管什么场合,小霖见到老师和同学都会把口水吐到别人的衣服上;上着课,他会突然之间冲上教坛,去搞老师在黑板上贴的教具;有时还会冲出教室,在操场上瞎跑,攀爬栏杆去摘树叶……他的言行吓坏了不少老师,也严重影响了老师们的教学行为,同时,作为学校还收到了不少家长的投诉。其实,学校从第一天起都有不断地关注这位孩子,孩子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学校都有进行跟踪及处理,面对家长也给出了不少的教育建议,但因为家长内心的顾虑太重,老怕学校把孩子推出校门,在明知道孩子现在的状况不适合像普通孩子那样去接受教育的情况下还是不肯配合,甚至还对孩子采取了打骂的行为,再加上任教的老师对像小霖这样有异常的孩子失去了耐性,也不怎么愿意接纳他,最终导致孩子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只能申请休学,回家接受外面一些特殊机构的行为能力训练。
  一年后,家长申请重读一年级,不肯跟随着原来的班级、原来的老师。学校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性后,最终同意了家长的申请,同意孩子复学到新的一个班级里去学习。但这次,学校先跟班主任等任课老师交了底,把孩子的详细跟踪情况告知了任课老师,同时也要求任课老师多跟家长沟通,共同对这个孩子负责,做好教育工作。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小霖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在孩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笑容,看到了他慢慢地从躲起来到主动走近了同学,懂得跟同学、老师去打招呼。
  看着小霖的变化,我不禁思考着:像小霖这样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在普通的学校、普通的班级,我们无法给他们提供特别的教育,那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融入到普班的教育中去,给予他们适合的教育呢?
  一、 宽容与接纳,让孩子融入普班生活
  小霖是个患有严重多动症及轻微自闭症的特殊孩子,他有自虐的倾向和常有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事情发生。他心里有是非观念,知道吐口水、影响同学上课是不能做的,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去犯错。对于这样特殊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对孩子首先应该有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引导班上的孩子宽容地对待他,对他的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要学会包容,为孩子和班级里的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孩子从逐步适应到真正融入到普通班的学习生活中去。只有这样,不断地关心孩子、理解孩子、爱护孩子、为孩子着想,才能有利于发挥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这一点在小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一位班主任从一开始就没有接纳小霖,一点都没有把孩子放在心上,没有给机会孩子,老是拿小霖和班上一名超前教育的教师子女来比较,令家长觉得难堪与失望,也令孩子更加害怕进入校园,抗拒他人的接触,甚至很快就失控了,最后只能休学回家接受行为能力的训练。第二位班主任却懂得调适好自己的心情,先从接纳、关怀开始,进而理解、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好的行为,安抚稳定孩子的情绪。同时,在班上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有趣活动,如,通过团康活动让他与班上其他孩子相互认识和理解,形成班级中的生命共同体。通过“有趣的体验游戏”“我和你来手牵手”等活动,让其他孩子体会特殊孩子的需求与困难,懂得怎样跟特殊孩子相处,在班内营造包容的氛围,这样有利于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另外,向小霖提供同学的协助,让孩子们轮流当他的小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班上的孩子懂得如何帮助和接纳小霖,使小霖能渐渐把情绪稳定下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培养起自我约束的能力。看着小霖一天比一天灿烂的笑容,我们也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二、 沟通与配合,为孩子保驾护航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特别是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家长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和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家长是家庭与学校的积极合作伙伴,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家长也应主动地积极参与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来,摒弃那种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甩手不理的心理,特别是作为普通学校的班级,老师需要兼顾四十多个孩子而无法专注于某一个孩子的教育。因此,更需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校通过与家长一对一的交流、指导家长陪护孩子的成长、组织家长积极参加各种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分享交流会等,幫助家长增强参与意识和提高参与能力;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合的教育环境、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 检视学习进展及成效,多管齐下,发挥孩子的潜能;加深家长与学校、与老师之间的互信,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家长的配合与理解,能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为孩子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采取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措施。家校联动,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成为促进特殊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为孩子的个性发展保驾护航。
  三、因材施教,助力健康身心的发展
  在普通班级里,特殊孩子因心智发育异于普通孩子,故很难真正地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为此,普班的教师还得对这些特殊孩子以个别化教育为依据,采用适合这些孩子特点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适度关注这些孩子,对他们的要求要有所降低,重点还应放在行为能力的培养和适应性上,促进他们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和道德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尽可能地缩小与其他孩子的距离,为孩子的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
  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特别是这些特殊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其他孩子与家长的包容与接纳,为此,我们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特殊孩子,给他们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在社会上也能享有平等立足的空间,愿越来越多的笑脸在我们面前绽放。
  参考文献:
  [1]邢同渊.家长参与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举措[J].潍坊学院学报,20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