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传染病防治现状和主要的检验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12-02
  传染病曾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往往很难的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疾病的蔓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传染病作为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特别是疫苗的出现和广泛的应用,很多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极大的控制,甚至彻底的消失。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传染病虽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并没有彻底的离开我们的生活,各种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传染病的防治,很多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挑战无处不在。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计划性接种使得很多威胁人类健康的传统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因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等发展不平衡,种种原因造成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难度很大。现如今,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现状仍旧不乐观,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急需要解决。
  1 我国传染病防治的现状
  1.1 传统传染病没有彻底消失
  我国坚持推行计划接种政策,将绝大多数曾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都列入其中,通過政府强行推动的接种政策,我国实现了相关传染病的普遍性接种,其结果是我国计划接种政策范围内的传染病发病率直线下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普遍并不是全部,由于我国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性大等问题,接种政策并不能完全按照计划执行,这使得有极少数的人口并没有完全接种相关疫苗,这类人口对于相应的传染病没有有效的免疫,因此极易受到感染而发病,近年来,国内零星出现的脊灰和麻疹病例就是现实的例证。为了加强传染病的计划免疫,我国还不断的推行部分传染病的加强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可即便如此,要想达到百分百接种也极为困难。
  1.2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流越发的频繁,越来越庞大的人口流动规模为传染病的出现和传播提供了便利,很多原来没有的传染病开始在人群中传播,或仅为地区性流行的传染病出现了全球性的扩散。艾滋病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新的传染病,很快就出现了全球性的传播和感染,在其出现仅仅十余年后就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艾滋病毒引起传播时起,就得到了各国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控制措施也及时的出台,但是仍然不能有效的阻止其传播。艾滋疫苗的研究也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出现,只能通过宣传和监测等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因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病毒感染后无法根治,从被感染到死亡有相当长的过程,在感染初期患者和普通人无异,因此每一个感染者都是潜在的传染源,随着新发病例的不断出现,感染人群逐年庞大,带来严重的卫生和社会问题。“非典”事件是新的传染病引起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的又一个例子,因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接触者很容易被感染,短时间的暴发引起了社会的恐慌,在2003年,我国经历了一场对抗非典的特殊战役。“非典事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 某些传染病再次出现高发
  最好的例证就是结核病,新中国成立后,针对结核病的流行,卫生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一度的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环境的日益恶化,结核病已经卷土重来,越来越多的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治疗变得困难,在临床上甚至出现了“全耐”菌株,所有抗生素都对其无效,加大了结核病防控的困难。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再次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对传染病的防控一刻也不能松懈。
  2 传染病主要检验方法
  2.1 抗原抗体检测
  任何传染病病原进入人体后,都可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对应的抗体,抗体和所对应的抗原可特异性的结合,这一特性也是抗原抗体检测的理论基础。特异的抗体或抗原只能和对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就能实现对未知抗体或抗原的检测。抗原抗体检测是使用最广泛的传染病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抗体检测人体中是否有特定的传染病抗原,从而直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也可以使用已知的抗原检测人体中是否有对应的抗体出现,从而间接判定是否感染某种传染病。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商品化的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也种类繁多,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无论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还是传染病的监测,该方法都是常规的方法,成为传染病检测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2 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
  不同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致病微生物,通过分离培养,得到致病微生物也是传染病重要的检测方法。很多细菌性传染病都可以通过分离培养得到病原微生物而确诊,如属于甲类传染病的霍乱,如果从病人生物样品中分离得到霍乱菌株,即可确定霍乱感染,结核病人的痰涂片检查和痰培养也是确诊结核的方法之一。病毒分离培养也是传染病重要的检验方法,分离得到引起传染病的病毒,对于病毒变异情况的了解、流行趋势的预测意义重大,在流感的监测中,流感病毒的细胞培养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分离得到流感病毒之后,对其基因进行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的趋势和变异情况,为后续的流感防控提出建议和意见。
  2.3 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核酸检测得到逐步的普及,很多医疗机构都能进行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从而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核酸检测的具体方法较多,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核酸碱基的互补性和DNA双链的复原性。最常用的是方法是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现如今,一般的大型医院和很多基层疾控中心都配备了PCR检测仪,通过对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核酸的检测,可直接判定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该方法检测时间短,准确可靠,因其灵敏度很高,不仅可以对生物样品进行检验,对环境的涂抹样等也可以进行检验,从而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禽流感疫情中,禽类相关环境也需进行流感核酸检测,以判定禽流感病毒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而指导后续的消毒措施和防疫计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4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