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生“微共体”协同学习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学生教育一直是社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点,不断的对高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也一直是高职院校近年来所例行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是高职院校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在诸多随着教育改革而涌起的现代化新型教育模式中,“微共体”协同学习开始受到关注并已于部分学校付之实践
  关键词:高职学生微共体协同学习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互相之间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大,共同体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当今社会,个体所能凸显的作用感越来越薄弱,而共体所发挥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未来的发展不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因而,由大看小,高职学生的教育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促使了“微共体”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诞生。“微共体”通过学生小团队的建立,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趋势和需求,让他们学会把个体融入整体,以个体的优势带动整体的发展,创造整体的效益,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有效树立学生的大局观念,剔除学生性格中自私自我等不良习气,从而培育出真正利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微共体”的概念
  “微共体”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微型共同体,以班级为背景,小组为单位,一般由5到7人组建起来的小团队.团队的成员由教师合理搭配,团队会一起设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及各自的名称和口号,建立团队的规章制度,一起合作完成所布置的任务。[1]其中目标和任务不仅仅只是学习上,还包括集体劳动、日常生活、课外活动、班级管理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呈现和完成。所以“微共体”成員之间既是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又是团结协作的工作共同体,还是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
  二、“微共体”协同学习的优点
  1.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微共体”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让他们产生主人翁的意识。宽松自主的学习空间,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每一样所学的内容都可以谈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身心都得到成长和锻炼,切身感受自身所能发挥的作用与价值,所以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2.学生的承担力和协调能力加强
  在“微共体”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团队一旦建立之后,大家都要时刻觉知自己是团队的一员,个人的行为举止和表现所代表的都是团队,而不是个人。一切事情的动机出发点都要站在团队的基础上进行,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家相互之间发现对方的问题后要主动帮助对方解决问题。[2]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大家要学会弱化自我的观念,站在中立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不断的磨合与交流,使得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激励每个学生勇于承担的意识,自身协调能力不断加强。
  3.学习效果显著,综合素质提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围绕教师而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散,使得学习难以成为一种乐趣。而在“微共体”的课堂模式下,教师起到的是监督管理和辅助作用,主动权大部分由学生掌握,并且学生因为团队意识的加强,责任感的增强,学生不仅是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更激发他们全方位的去扩充和了解各类型知识,提高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探究创造的能力。同时通过在团队里与各个成员的密切交流中学会包容人、理解人,学会爱与关怀,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
  提升。
  三、高职学生“微共体”协同学习的实施
  1.组员的合理搭配
  “微共体”协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在组建小组团队的过程中,人员的搭配组合非常重要。一个团队里面不能全部是单一型性格或者是能力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应该均匀分配,高低强弱都涵盖,男女比例合理。[3]在小组组长的选用上采取轮流担任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团队管理,这样有助于养成换位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之间才能真正达到互补互助的效果。
  2.教师本职工作的加强
  教师是“微共体”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所以“微共体”不能流于形式,需要老师的积极地带动和执行,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时刻提醒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针对在“微共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例如学生不和等问题要从从心理上的给予正确引导。端正学生心态首先要端正自己心态。对于某个同学犯的错误不仅是批评个人,同时还要问责于团队,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只有教师用心的投入和付出才能影响学生同样的用心和投入。
  3.课程和活动内容的科学设计
  课程与活动内容也是影响高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之一。教师对课程与主题的设置应更加丰富多元化,拓宽知识面的宽度与广度,利用互联网信息高速传播的优势,把学生们关注的热点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深入探讨的兴趣和体验获取知识所带来的快乐。同时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难度要适当降低,让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结语
  高职学生因本身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而导致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都不高。“微共体”协同学习的模式正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之间的互助互补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同时减轻了学校与教师的教学负担。在提高学习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更加自立,自强,在小中见大,让他们的人生目标与方向也更加清晰明确。
  参考文献
  [1]何登.关于班级“微共体”研究[J].才智,2017,18:196-197.
  [2]王辉.例析“微共体”协同学习中的“相互学”[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10:37-40.
  [3]薛瑞芬.以“微共体”为载体培育校园合作文化[J].大众心理学,2016,06:18-21.
  作者简介
  苏萍(1979.12.21),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高职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