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篮球运动自身有很强的对抗性,故而,不管是在训练还是在教学中,都极其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这种损伤不仅会给学生直接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使学生在精神上受挫,进而导致自信心的缺失。因此,本文重点剖析了高校篮球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因素及其特点,同时还总结出了部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希望借此来尽可能地减少篮球运动损伤,进而强化篮球教学的成效,扎实稳健地推动篮球运动教学的进程。
关键词:高校篮球 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03(b)-0005-02
1 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因素特点
运动损伤是有严格定义的,其指的是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运动员出现的各种意外损伤。大量医学案例显示,在篮球运动时的损伤一般出现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等,由于各种激烈的对拼,使得膝盖等关节部分极容易受伤,当然皮肤更是如此。
根据篮球教学的损伤特点,基本有以下几大分类:踝关节受伤,并且在该部位经常受伤之后,就很容易出现习惯性扭伤;人的手指所能承受的力也是有限的,在接传球的时候,一旦对方用力过猛就会出现很大的冲击力,这时对于手指是没有反应时间的,手指就会受到冲击而被挫伤:在起跳过程中,落地如果不平稳,一样会出现崴脚的情况;在攻防环节,两者之间的对撞就会出现皮肤的损伤,特别是脸部、手脚等极易受伤;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腾空时间,这时候一旦受到外力撞击,人都会失去平衡,落地的时候就会以手腕来进行支撑,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但是也是很危险的动作,腕关节的骨折就是最常见的后果。
2 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原因
2.1 师生的防范意识不强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规避损伤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大多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对此进行落实的,他们的“注意安全”永远都是停留在嘴上,根本没有在行为上进行教育。这样一来学生的训练动作基本都是错误的,训练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有一个对量的把控,在错误的动作上用力过度,伤害就变得在所难免。很多勤奋的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球技都会进行加倍的训练,学生的体能负担就会变得很大,运动强度的安排极不合理,也使得学生运动时极易受伤。
篮球运动是一个团队运动,以对抗性为主,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思想层面上要有一定的高度,在整个运动环节,学生的身心必须要时刻准备着,对于应激状态也有一定的要求。现在的大学生经常会有忧虑、情绪多变的情况出现,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较差,很多运动事故都是来源于此。举例而言,对于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赛事,对于胜利就变得非常渴望,这时候思想就会变得紧张,肌肉也会变得僵硬,动作不达标就会变形;在一些时候,对手的过于强大也会对人有一种压迫感,这种畏惧心理就会使得动作变得比较犹豫不决;还有对于一些爱表现的同学,为了追求胜利而有一些小动作,这同样会造成运动损伤。
2.2 准备活动不充分
运动之前必须要有一些准备活动,这些动作能够使肌肉尽快处于运动状态,为接下来的高强度动作打下基础。篮球运动涉及各种动作,因此热身行为是极为重要的,这能够迅速调动身体机能。但是,这个环节对于大学生而言经常被忽视掉,很多人都是简单的动一下,使得身体依旧处于僵化状态,这样的状态是无法应对突然的高强度运动的,接下来的大幅度动作很可能会引发肌肉关节拉伤。
2.3 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故而,很多人都比较抗拒篮球这种高强度运动,大多时候都对此类活动表示拒绝,然后连锁反应越是畏惧表现就越差,长此以往身体自然也就差了,心理素质比较差的更是如此,肌肉显得更加僵化,柔韧性变得越来越差,大脑也变得不再灵活,应对意外的能力也就差了很多,那么就会容易出现意外,意外的伤痛会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畏惧,又产生了不良影响。
2.4 技术动作不到位
现在的篮球运动教学,基本都是老师演示学生学习,这就会忽视对于动作理念的认知,大多时候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没能得到有效的平衡,整体的抑制能力变得较差,节奏感自然就无从谈起,时间一长这种错误的动作就会影响正确的“动力定型”,这也使得学生应对意外的能力变弱。
2.5 其他原因
很多高校都将篮球运动地点放在了室外,设计者们又经常忽略掉该地点是否适合篮球运动,在不适合的地点进行运动经常会出现损伤。举例而言,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就会中暑;温度太低时,剧烈运动也会造成肌肉拉伤;如果在室内运动,没有足够的光线同样会出现意外;如果环境太过潮湿温热,而此时的运动量又太大,那么人的代谢就会变快,水分的流失使得身体水盐代谢不平衡,人就会出现痉挛或虚脱。篮球运动是有场地要求的,需要地面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防止关节部分受到太大的冲击。除此之外,场地还要尽量平整和干燥,诸如玻璃碎屑和小石子是不能出现在场地上的。
3 运动损伤的预防
3.1 提高运动损伤防范意识
对于篮球运动防范意识的提高不仅要看老师,更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老师固然需要教授正确的技巧和概念,还要传授正确的防止受伤的手段。对于学生而言,要参照自身情况,科学的订立训练计划,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损伤率,还能够保证教学的进度。
3.2 充分保证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篮球老师需要正确的认识到篮球运动需求,进而有的放矢的指引学生训练,如此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兴趣。科学的热身准备是可以减少乳酸堆积的,也能够减轻运动导致的酸痛疲劳等症状,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身体机能。
3.3 增强大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篮球技能
在篮球教学环节,为师者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于基本技能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姿势和技能,继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动作,防止出现运动损伤。在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输正确的自我防护意识,保证学生的安全。
3.4 科学应对突发运动损伤
在运动损伤出现之后,一定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对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包扎、固定、冷水浸泡等处理。高校自身也要对突发的运动损伤有自己的应对方案,要尽力将伤害降到最小。
3.5 保障运动环境及场所安全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需要提前对场地有一定的了解,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需要提前进行评估,保证学生的上课体验。
4 结语
总而言之,篮球运动在高校非常盛行,但是由此产生的受伤率也是居高不下。最好的运动损伤防范就是自我监督,在运动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旦感到不适就要及时进行调节。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注意力有意识的放在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上。对于篮球老师而言,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对学生多加教导,同时也要加强对于设备的监控,将运动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许瀚杨.浅议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途径[J].新西部:理论版,2017(8):157-159.
[2] 张丽丽.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分析及预防措施[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82-85.
[3] 雷炳烽.高职院校体育课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体育风尚,2018(4):2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