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44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对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以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阿立哌唑、利培酮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服用利培酮,研究组服用阿立哌唑,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效果较为相似,但是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应首选阿立哌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3—0043—02
  临床上将精神分裂症归属于重症、慢性类疾病中,且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社会功能缺陷,使得患者生活品质每况愈下。目前,利培酮、阿立哌唑广泛运用于该疾病临床治疗中1。本研究选取特定对象,分组对比分析了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此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库中随机抽取88例,参照《中华内科学》及临床症状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妊娠者、脏器疾病严重者。其中男女比例为58:30,平均年龄为(42.3±1.5)岁。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病例资料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较为相似,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统计的准确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取利培酮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服用方法:温水服用,第一次剂量控制在1mg/次,每天服用一次。持续服用药物一周后,可把药物剂量增加到2—4mg/次,每天服用一次。接下来,服药第8—14d内,可将药物剂量提高到5mg/次,每天服用一次。基于患者的病情對药物的剂量予以合理调整,但是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mg/次,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研究组选取阿立哌唑,具体服用方法:温水服用,第一次用药剂量控制在5mg/次,每天服用一次。一周后,可将药物剂量提高到10mg/次,每天服用一次。维持这一剂量服用2周后,基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增加药物剂量,但是最大用药剂量不得超过30mg/次,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0d的治疗,治疗过程中不得服用其他抗精神类药物。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定以PANSS减分率标准为准,痊愈即PANSS减分≥75%,显著进步为50%—74%,进步为25%49%,无效为<25%[2]。利用TESS量表在2、4、8周时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定,掌握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值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临床观察指标采取%表示,经X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分析表1数据得知,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较小(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据统计得知,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37.5%,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依然模糊,大多数认为可能同个人的外部环境、遗传及心理因素相关。该疾病反反复复,病程较长,患者身心俱惫,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探寻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意义重大。对于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发出了各种新型抗精神疾病的药物,并逐渐运用于疾病防控中,其中阿立哌唑、利培酮最为常见,两种药物具有较为相似的药理作用,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阴性、阳性症状3。阿立哌唑是最新研发生产的喹啉酮类衍生物,可对人体中多巴胺功能亢进症状予以抑制,有效缓解阳性症状患者的病情。同时,该药物还能够对5—HT2A予以抵抗,有利于缓解阴性患者焦虑情绪,并强化认知,长时间维持多巴胺的生理功能。利培酮则是临床典型的苯并异恶唑衍生物,对强HT3A与多巴胺D2予以有效抑制,并对D2受体拮抗剂的功效予以长期维持。然而,临床,上应对其服用剂量予以严格控制,虽然大剂量对于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但是长时间服用则会诱发各种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临床效果较为相似,但是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两种药物具有相似的药理与药效,但是阿立哌唑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作为精神分裂症防控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袁有才.精神分裂症应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7):111—112.
  [2]侯钦彦.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91—91.
  [3]陈佳韵.对比分析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4—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