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模式下云南皂荚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对集约化模式下云南皂荚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从育苗、水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及人工造林等方面对云南皂荚的栽培技术进行比较,基于现有栽培情况总结一套完善的云南皂荚栽培技术方案,为云南皂荚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集约化;云南皂荚;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5-88-3
云南皂荚(Gleditsi ajaponica var. delavayi)属苏木科皂荚属,又叫滇皂角,仅产于云南省及贵州省西部,生于海拔1 200~2 600 m的山坡疏林或路边村旁。云南皂荚是皂荚属中唯一能食用种子外胚乳的皂荚种,其外胚乳俗称皂仁、皂角米,是传统宴会的甜食佳品,也是经济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极具开发潜力。自2012年以来,有关学者已成功培育出多批云南皂荚,连续对云南皂荚的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观察研究,以期提出合理的生态指标,为集约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云南皂荚的栽培现状及前景
1.1 生态经济型多用途树种
云南皂荚属高大乔木,耐寒属性明显,且抗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小。这种树木还具有一定防虫特性,可与松木一同种植,以防止林木出现毛虫灾害。同时,可种植在一些原本土壤环境不好的地区,以中和改良此区域的土壤环境。由于此树的种植环境要求较低,生命力顽强,因此是退耕还林的优选树种。此树的生长速度快于其他树种,仅需一年苗株高度最高可达2 m。皂荚的最大功效是皂荚素。其是一种天然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洗涤织物上的污渍,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皂荚的枝叶含有植物胶,可用于造纸。因此,此树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2 我国天然资源较为缺乏
云南皂荚天然分布区域有限,云南西南的德宏、保山及大理皂荚品质更佳。但由于人类的大量采伐,此树木的自然生长量急剧下降,野外已很难找到完整的天然群体。因此,需尽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云南皂荚进行培育。
1.3 云南皂荚种植情况
云南皂莢的药用和经济等价值突出,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栽种历史较为久远。20世纪末,以梁河县为主的州内各县对皂荚进行了大规模种植,种植面积可达1 333 hm2,仅梁河县内就有333 hm2。但是,皂荚林的种植质量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具备经济价值的云南皂荚单株较少,且产量较低。其次,林分品种较混杂,产量差异较大,且品质无法保证。最后,由于品种多样,树木的花期时间参差不齐。
2 云南皂荚栽培要求
2.1 对环境的相关要求
云南皂荚是一种喜光植物,且耐旱性优良,因此种植范围可横跨南北方多地[1]。此树的抗逆性特征突出,且比较耐污染。此树生长区域的基础气候条件为无霜期180 d左右,光照时间2 400 h,降雨量800 mm左右。
2.2 对栽培园地的要求
种植人员在选择云南皂荚的栽种位置时,最好选择那些较平缓的阳坡或半阳坡。如果所在区域是山地或丘陵,那么可将种植区域定位于山脚下。如果种植区域为沙滩环境,那么最好选择一些相对干燥、不易积水的地方。确定好栽培环境后,工作人员需对区域进行设计和规划,尤其是道路的排灌渠,最好与栽种区域分隔开,并配套有效的排灌设施。
3 云南皂荚育苗与移栽
3.1 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健康高产品种。每年9—10月,在荚果果皮变为红褐色后采收,使用合适的方法使种子与外皮分离。秋播是指秋季将果实打下,取出完整种子后进行播种。如果选用春播,那么种子需得到进一步处理,先将存放的种子取出,然后进行晾干处理,最后播种到土壤中。
为确保幼苗出土的一致性,主要利用硫酸溶液来处理种子。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根据2012年以来的试验经验,硫酸溶液的浓度为98%时,只需浸泡120 s,种子萌发率在95%以上;硫酸溶液浓度为60%左右时,需浸泡3 h;硫酸溶液浓度为30%时,需浸泡16 h。需搅拌种子,使其与溶液充分接触,搅拌的时间间隔可控制在10 min左右一次。计时结束后将硫酸溶液倒出,倒出的种子需得到充分清洗,然后用清水浸泡种子,时间为两三天,种子与水分充分接触,并吸饱水分。
3.2 沙床催芽
开展催芽工作时,要先做晾干处理,然后将皂荚角剥开取出籽,并选择那些无病、无破损且较饱满的皂荚种做苗种。由于皂荚粒的外壳比较坚硬,因此开展播种操作前要先催芽,催芽主要在沙床中完成。沙床做好后,技术人员应先使用镊子将皂荚种子逐一排列在床面上,然后均匀地撒上一层2 cm厚的松散沙。
3.3 整床播种
如果育苗的场所是日光温室,那么定植前60 d就要开始进行播种。同时,播种前整理育苗床,最好选择中性土壤,给予充分湿润后,还需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开始进行开沟播种,让种子的胚根朝下,直接放入沟渠中,使用新鲜的土壤将种子盖好[2]。
3.4 苗床管理
育苗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灌溉和排水操作方便的区域。苗床可选择高床形式,基肥选择那些经过腐熟发酵的牧畜粪便。播种一般选择条播法,条距在20~25 cm,每条的种子数量为13粒左右。完成播种操作后,应立即进行覆土处理,覆土厚度控制在2.5 cm。皂荚苗生长期间,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度。所有皂荚苗都出土且长至15 cm高时,可进行定株,株距应控制在10 cm左右。此时的皂荚苗较脆弱,容易因生长环境的变动而出现疾病或是虫害,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疾病与虫害的预防与控制。当小苗长至150~200 cm时,可在秋末将其下种到室外土壤,株距应控制在0.4~0.5 m,行距为0.6~0.8 m。移栽步骤全部完成后,要及时对皂荚植株进行抹芽、修枝处理,使主干生长得更竖直、粗壮。 3.5 移栽
選择海拔1 200~2 600 m、土层深厚肥沃且为缓坡开阔地的地段。清理干净后,采用水平带状深挖整地,带宽1 m,要求种植带外高内低,以保持水土。株行距为4 m×6 m,每667 m2栽25~35株。移栽前打塘,按0.8 m×0.8 m×0.6 m规格打塘,塘底和塘口大小一致。将塘晒30 d后回填土,回填时塘内先填入杂草,再施入农家肥20 kg以上、钙镁磷肥1 kg,并将表土层填回一部分。
定植最佳时间为6—7月或10月至翌年2月,植苗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至苗颈根处。填土后要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填上虚土。
4 云南皂荚移栽后管理措施
4.1 水肥管理
云南皂荚种植后要连续抚育4 a,每年2次,5月一次,主要是松土除草和补植,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冬季再进行一次全园中耕深翻,深度为20~30 cm,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科学的水肥管理尤为重要。每年4月初可施用一次尿素,6月初施用一次三要素复合肥,8月中旬施用一次磷钾复合肥,秋末结合浇水施用一次经腐熟发酵的畜粪。种植后第2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施肥时间为每年冬春季,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每株施用农家肥5~10 kg,夏季每株追施复合肥0.2 kg。待树龄5 a以上后,进入盛果期,可增加施肥量,施肥方法以环状沟施为主。
头三水的时间应控制在3月进行,移栽步骤全部完成后,可将浇水的时间间隔控制为30 d一次。一般夏季7、8月是云南省的沣水季,雨水较多。此时可浇水,也可不浇水,出现强降水的天气时,应注意将积水及时排除。秋季末要进行充分浇水,此环节被称为封冻水。第2年3月份浇解冻水,其余时间按照正常步骤给予水分补充。
4.2 修剪
修剪对云南皂荚是较为重要的步骤,尤其是在苗圃栽种环节,更需注意修剪与管理,并对定干高度与树冠进行精细修剪。如果一些云南皂荚被用作行道树,那么定干高度应控制在2.5 m左右。其他用途的苗子,定干高度可稍微低矮些。树干基本成型后,要对树冠的过密枝进行及时修整,剪除病枝与虫枝[3]。
4.3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以通风透光。深翻土地,适时中耕,清除杂草。冬季清园时,将枯枝、落叶及病僵果清理烧毁,减少病虫源。
煤污病和白粉病等常见病害,需得到技术人员的重视。预防过程中,需对树木进行精细的水肥管理,要注意不要偏施氮肥。同时,注意树木的营养给予,需及时、平衡。日常管护过程中,注意株距不能太小。由于树木喜光,因此充分的光照十分重要。介壳虫与蚜虫也是较常见的病害,应及时看护,防止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对于黑腐病,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每667 m2用2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50 g兑水喷雾防治。
虫害的种类较为复杂,包括皂荚幽木虱、含羞草雕蛾、皂荚云翅斑螟及宽边黄粉蝶等。不同的虫害发生的时间段、生长周期及特点不同,因此使用防治措施时一定要视情况而定,注意对症下药。
如果在病虫害巡查时发现皂荚幽木虱,若虫期可向嫩叶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
对于含羞草雕蛾,最好使用更环保的黑光灯进行控制,对皂荚树生长产生的影响最小。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在若虫期喷洒1.2%烟参碱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
皂角食心虫,为害荚果,以幼虫在果荚内或主枝干皮缝内结茧越冬,每年发生3代,第1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开始羽化,第2代成虫发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每667 m2用吡虫啉80~100 mL兑水喷雾防治。
皂荚蛀干虫(天牛),为害枝、干,用棉球浸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堵塞蛀干洞口或将受害枝条剪下烧毁。
木撩尺蛾,为害叶片,幼虫为害期喷洒2亿~4亿/mL苏云金杆菌孢子制剂或白僵菌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曾为林,尹加笔,高苹,等.梁河县云南皂荚的皂角米营养成分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5):203-207.
[2]姚春早,孙艳双.梁河云南皂荚栽培技术[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108-110.
[3]寸心.云南皂荚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2(7):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