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家庭的变故,有些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然而留守儿童是不幸的, 他们经常处于孤独、紧张、焦虑、思念和暴躁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给这些孩子特别的呵护,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及时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关键词:不幸;阻碍;呵护;疏导;树立
  一、个案情况分析
  晓峰,男,汉族,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性格比较暴躁,做事容易冲动,散漫任性,爱发脾气,爱惹事,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和同学总是搞不好团结;经常说谎,为人不诚实,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做作业不动脑喜欢抄袭,书写乱,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老师追问,总是说落在家里;对学习缺乏兴趣,无主动性,无竞争意识,学习下降特别严重。
  二、问题产生的因素
  通过了解和调查,我认为造成晓峰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来于他的家庭和学校两方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原来晓峰一家生活得还算幸福,家里有爸爸、妈妈、奶奶、他和弟弟一家五口,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干点农活,照顾奶奶和晓峰兄弟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晓峰九岁那年,也就是刚进读三年级。爸爸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支架突然断裂,爸爸从三楼上掉了下来,经抢救无效,就这样爸爸永远地离开了他们一家。当遗体被送回家中时,家里人都痛苦万分,本来身体就单薄的妈妈,遇上这不幸的事怎么受得了呢?妈妈哭得晕过去好几回,晓峰和弟弟也哭着要爸爸,在场的人无不流下了心酸的眼泪。从此,他们家就失去了顶梁柱。更不幸的是妈妈无法承受丈夫的突然离去,于是带着弟弟改嫁其人,远离他乡。一家五口就只剩晓峰和他奶奶了。八十多岁的奶奶又聋又哑,自己都需要别人的照顾,她怎么能照顾晓峰呢?就这样晓峰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里,由于晓峰的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又不善于表现自己,没有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表扬,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总觉得哪方面都不行,慢慢地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越来越自卑;脾气越来越暴躁。另外,留守儿童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残酷的打击,在孩子圈里,常常会受到同学的奚落,有些同学经常说他是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是个野孩子,说他是个没教养的孩子,从而歧视他,欺负他,疏远他。久而久之,晓峰慢慢就会变得暴躁、孤僻、冷漠、自卑。
  三、问题的疏导策略
  (一)用心沟通,树立自信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为复杂。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关键就在于老师能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老师以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赢得的是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孩子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晓峰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他耐心交流,倾听他的心声,做他的知心朋友,从中了解到他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他和同学的交往情况。针对晓峰的实际情况,用心与他沟通,用心帮他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用故事教育,用语言激励,让晓峰逐渐树立起了生活和学习的自信。
  (二)注重家庭教育,改变教育方式
  家庭是孩子长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单亲孩子更应该做到养育并重,也就是说,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于是,我利用课外时间多次对晓峰进行家访(晓峰的大姑),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为了孩子选择好教育方式。首先,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的关爱不仅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也不是对孩子的严格管教,更重要的是给他精神上的关爱。让家长明白不能因农活的繁忙而不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不能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不顾孩子精神上的需求,要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大姑的关心、关爱。
  (三)用真爱感化孩子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留守儿童,才能打到他们心灵的深处,呵护他们伤痛的心灵,唤起他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一天中午,我刚一踏进教室,就听到呜呜的哭声,班上的同学围成一团议论纷纷。走近一看,原来是晓峰在哭,经过追问,才知道是他没吃早饭,又没钱买东西吃,实在饿得受不了。听到这一切,我难过极了,急忙跑到自家的厨房,炒了一碗蛋炒饭和倒了一杯开水给晓峰送去。还有一次,他突然喊头痛,急得在教室里大哭,我赶紧扶起他就往医院跑去。医生看后说是感冒没事,打一针吃点药就好了。我终于放心了,回到学校,我马上就给晓峰倒开水吃药。晓峰眼睛里含着泪说:“王老师,谢谢您!”为了让晓峰感到班级的温暖,能够安心地学习,我又组织班里的学生为他献爱心,同学们都很热心,有给他吃的东西,有送文具的,有辅导他做作业的,有陪他聊天的,有和他一起做游戏的。从那以后,晓峰不再那么孤独了,也不再那么自卑了,無论是对生活还是学习都充满了自信。
  (四)开展活动,体验成功
  由于家庭的变故而造成孩子自卑、孤独、冷漠、暴躁的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结合晓峰的实际情况,我利用活动课开展以《我自信,我能行》《我学习,我快乐》为主题的活动,还组织学生开展做游戏、讲故事、写字、绘画竞赛等活动。鼓励晓峰积极参与,并对他的表现、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体会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也有一技之长,不再自卑,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给予鼓励,增强信心
  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种激励。赏识孩子,给孩子快乐成长的阳光、空气和雨露; 赏识孩子,让孩子找到自信心,走向成功。当晓峰按时、认真完成作业,我会在他的本子上写道“你进步了!”当晓峰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会对他说:“很勇敢!真聪明!”;当晓峰主动帮助同学时,总会对他说:“你很有爱心了!”。只要发现晓峰在某方面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地采取各种形式给予表扬和鼓励,帮他找到自信。
  四、疏导效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晓峰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转变。上课能专心听讲,主动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学习上较主动,具有竞争意识,学习上明显地进步了;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喜欢跟同学交往,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做事不再冲动,也不再丢三落四,为人诚实。总之,他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在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信心在不断增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