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大洼,做幸福的教育追梦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于工作就像农民于自然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生们眼中的三尺讲台上,习惯了有我这个亦师亦母的身影。他们需要我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我就会出现在哪里。”深耕于大洼教育17年的刘艳梅如是说。
采访中,刘艳梅对记者说,其实,自己只是众多工作在黄庄的教师们中的一员,黄庄的教师们都有着一种“大洼精神”,那就是朴实、勤奮和“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17年来,她曾获天津市教工先锋岗、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等殊荣。
去年8月,刘艳梅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宝坻区新教师岗前培训结业典礼上为200余名“准教师”作题为《不忘初心,勇敢担当——做有“存在感”的教师》的现场报告,用真情实感讲述了自己的教育历程,彰显了当代教师创新实干、无私奉献的品质。
用心塑造“有温度”的职业生涯
都说学生身上有班主任的影子。她个人在单位年度考核中,连续12年被评为优秀;她带的班总能成为全校的“标杆班”。工作以来,她所带的班级曾4次被评为区级三好班集体。走进她所带的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整齐的桌椅摆放和有序的陈设。大家这样评价她所带班的特点:教室内净无杂物,自习课上静若无人,学生对教师和家长尊敬有加……
刘艳梅和爱人王文超都是教师,2011年之前,夫妇俩曾先后在黄庄中学和黄庄镇北里自沽小学任教。在北里自沽小学任教期间,由于交通不便,但凡遇到雨雪天气,周围2个村队的三四十名学生中午就只能在学校吃些从家里带来的面包和方便面。为了让学生吃得舒服点儿,刘艳梅夫妇主动用自家煤气和“热得快”给学生冲泡面、烧热水。
工作中,刘艳梅对学生倾注了很多的爱。如今,她每天仍保持着提前到校的习惯,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极尽细致地检查教室的各个角落,然后打开工作记录本写下几项当天的工作要点。学生生病了,她总会及时发现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学生落下的课,经常是她比学生记得还要清楚,而且会第一时间为学生补课。当地的居民都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刘艳梅,说这样心里踏实。
一次课上,刘艳梅的咽炎顽疾又犯了,这次比较严重,那是她唯一一次带上杯子去上课。她声嘶力竭地讲着课,还要不时地喝上一口水,就这样断断续续地上完了课。下课铃声响了,刘艳梅又坐在讲台前继续为学生辅导功课。突然,她发现自己的水杯被一个学生拿走了。刘艳梅不解地注视着他,那名学生把她的杯子拿到自己桌前,快速地打开自己的保温杯,先是喝了一小口,然后用自己的水把老师的杯子倒满了,接着小心翼翼地端着杯子走过来,以至于都没有发现大家这时都在注视着他。他绕过排成长队的同学们,端着杯子来到老师面前,说:“刘老师,您喝口我的水吧,课上您最后一次拿起杯子,没喝就放下了,我就知道您的水杯没有水了。我妈说,嗓子疼的时候要多喝温水,刚才我尝过了,不烫,给您。”刘艳梅说,“那一刻,这名二年级的学生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幸福。”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爱给刘艳梅带来很多温暖:生病时,她收到过学生温馨的短信和写满祝福的贺卡;站在路边等车时,偶遇的家长主动邀她搭乘顺风车;走在街上,她经常收到“似曾相识”的家长的问候……
用情做“有存在感”的教师
“今天,咱们上一堂数学实验课,主要活动是‘玩泥巴’。”刘艳梅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充满好奇地瞪大眼睛,心头升腾起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是一节关于圆锥体积的课,刘艳梅给学生准备了熟泥巴、保鲜膜、量筒、一次性手套和一些塑模工具。
农村孩子对利用泥巴制作东西都很有经验,不一会儿,他们就按照要求做出了比较规矩的圆柱和圆锥。这时,刘艳梅告诉学生:“数学领域,对模型和数据都要求做到精准,大家现在做出的圆柱和圆锥已经具备了模型的特点,但是还不够精细,我们还要精益求精,把它们做到极致。”于是,学生们紧跟着一阵刮、切、磨、贴,手中的模型变得像美术教具中的几何标本一样“棱角分明”了。在刘艳梅的引导下,学生们还运用多种方法,身体力行地弄懂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二者在体积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为了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我会尽量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创造模型思想,在体验中构建数学思维。”刘艳梅介绍说:“比如,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会让学生用五子棋和小塑料棒摆出相同的图案,丰富对乘法的认识;在讲‘鸽巢问题’时,我会让学生从除王牌外的52张扑克牌内任意抽取5张,发现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依此类推,反复求证,进而证明‘鸽巢原理’;在‘找次品’教学时,我还会让学生称量多个物品的重量,判断其中的不合格产品……总之,我会想尽办法借助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
正因为刘艳梅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不仅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一次次地刷新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存在感”。
用爱续写“有情怀”的大爱人生
刘艳梅不仅在事业面前对个人利益能“毅然取舍”,还有一份情系家国的大爱胸襟。
2015年8月13日清晨,一则关于天津港发生重大爆炸事故的新闻打破了刘艳梅一家平静的生活。报道称,全市的血液资源全面告急。夫妇俩顾不上吃早餐,马上拨通电话与区团委取得联系,并自费在宝坻区海滨医院化验了血型,参加了献血志愿者信息采集,随时听候调遣。
当时,刘艳梅由于生病服用药物,血液指标没有达到采血标准,但当她观看了受伤军民痛苦不堪的电视画面后,毅然决定暂时停药进行血液指标修复。8月16日清晨,夫妻二人驱车80余公里从宝坻区来到天津市血液中心进行了无偿献血,并被告知所采集血液最快将于第二日运用到伤员的临床救治中。
采血时,他们让护士为自己拍照留念。画面中,他们幸福的笑容和医院的场景很不协调,很多看到过这张照片的人都问过他们同样的问题:“都成病号了,咋还笑得出来?”
他们欣慰地说:“这张照片是我们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要看懂它,就要看清血液的方向。如果是别人的血液流进我们的身体里,说明我们是病人,当然无心欢笑,可这张照片里我们的血液从身体里流出来,将要流到为国家流血受伤的同胞和战士身体里,它流出了我们的荣耀与自豪,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献血的事情,夫妇二人没敢告诉双方父母。因为距离刘艳梅2014年做手术刚刚过去一年的时间,而她的爱人也曾做胆囊摘除手术,没有哪一对父母会舍得自己的孩子再去献血的。后来老父母知道时,先是一顿疼惜的“指责”,再后来就是妈妈和婆婆送来了亲手烹制的鸡汤和排骨,还有发自肺腑的“你们要好好保养身体”的劝告。
朋友和亲戚们都问过他们为什么要对自己那么狠,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刘艳梅的回答简单而直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教师的职业担当。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选定了对教育的初心、对学生的责任和对青春的无悔。”
(责任编辑 吴淑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