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识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课程改革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明确通识教育目标为前提,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课程结构原则和课程内容原则,并就如何提升通识课的地位、课程开发、实施细节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本科教育;课程
一、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目标
任何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实现某种教育目标为前提的。明确认识通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识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针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和特殊性并充分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目标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文化认同
解决当今中国大学无“根”的现实,通过恢复和重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无偏见地以中西文化中的普世价值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职业精神、人生历程,以人文素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优化知识结构通识
教育是对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一种主动平衡,是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体制专業化倾向的弊端进行反思之后的举措,它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并有利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在学科交叉处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三)培养思维能力
经过若干年小学、中学的相对僵化的应试教育,多数大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薄弱,没有自己的主见,在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这方面弊端尤其显得突出,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理性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非常必要,正如《哈佛红皮书》中所指出的,通识教育目标应包括“有效思考的能力”和“能做出适当判断的能力”。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所遵循的原则
(一)课程结构原则课程结构也就是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基本的分类标准和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黄锦坤(2006)的调查,在课程规划中,遵循的导向依比例从高到低是:学科分类导向、基本能力导向、知能资格导向、主题统合导向、方法解决导向、伦理价值导向、文化传承导向、学生兴趣导向、其他。应该说,学科分类导向,也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这种划分,最具有普遍性,而在这三者中,人文科学所涉及的知识是最具有永恒性、普遍性的,因此,它的比例可能更高。当然,在具体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也会蕴含着诸如文化传承、基本能力、学生兴趣等因素,而且不同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定位都会影响到具体的课程开出。
(二)课程内容原则
1.提高经典文本阅读比重
这一方面是由经典文本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它所关切的问题具有历久而常新的特征,经过历史冲刷,能千百年留存下来的东西已经被证明是具有价值的。
2.课程之间应具有结构性
由于我国本科教育的专业化传统,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非常大,而公共必修课的强制性和缺乏变通也导致部分课程颇遭学生反感,给通识课留下的空间已经很少,于是能否提高通识课的学分,而稍压缩一下专业课的学分,值得探讨,这是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的比例问题。
3.永恒与现实关切相结合
经典文本往往关注人类的永恒普遍问题,从其本质来说,实际在回答“人是什么”、“人类如何和谐发展”等普遍性问题,但是,经典终归还是要服务于现实问题,如何利用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成果来思考现实问题,解决困惑,这是通识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