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对中职学生“通识教育”的助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注重培养学生人格的发展与价值观的树立。从字面含义来讲,“通识教育”是培养人“通用的学识”的一种教育方法。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教育”的模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内化发展成为自身的创新能力。立足于“创新教育”对中职学生“通识教育”的助力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揭示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育人途径,并借此进一步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 键 词] 通识教育;创新教育;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06-02
在“通识教育”为背景的中职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融合“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课题。将“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相互融合,需要注重这两种教育的目标统一、过程一致,基于“通识教育”中的人格发展目标与“创新教育”中的创造能力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通用的学识”。这样的教育模式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当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加独立自主的成长,从而让学生在自尊、自信、自强心理的影响下,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接触世界。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一、“通识教育”的特点以及在中职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学生发展具体的知识或是专业能力,而是让学生在人生发展旅途中,更加自主、自然地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单独的知识教育或者技能教育,而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在广义上来说,一切专业技能与基础知识,都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通识教育”又不局限于具体的学科之中;在狭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更为接近心理教育,需要学生利用包容的心态,融会贯通各种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对“通识教育”引起重视,并利用自身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将“通识教育”融入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有效体现中职教育的育人功能。
在当今的中职教育中,充满了功利化、职业化的教育特点。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大幅缩减基础文化课程教育的比例,从而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性、包容性的教育,通过“通识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在当前的学习阶段更好地与教师、同学相处;能够引导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加热爱自身工作,并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与家人相处得更为和谐。因此,“通识教育”在中职教育阶段,有着极为必要的开展意义,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挖掘“通识教育”的内涵,为中职学生带来高质量的“通识教育”。
二、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教育”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分析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为基础的有效教育模式,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能够使学生“一而得二、举一反三”。因此,“创新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育人方法,我们应努力利用“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收获全方位的创新与提升。此外,“创新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领域内,创新能力往往能够左右“通识教育”的效果,学生在获得完整人格与知识运用素养的过程中,离不开思维的创新以及对具体技术的创造,所以“创新教育”是“通识教育”中密不可分又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体就中职院校而言,随着“通识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中重要的方法论,已经成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中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主要需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理想融入职业发展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具体工作当中;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社会群体与社会生活当中。在此之中,“创新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把自身现有的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树立勇于追求自身理想的良好品格;“创新教育”还能引导学生在自身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做出创造性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各种工作;“创新教育”也能让学生根据社会实践,不断创新思想情感,从而利用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情感态度,进行更好的生活。因此,将“创新教育”融于“通识教育”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将“创新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的可行性,可以说是“事在人为”。如需将“创新教育”有效地融入“通识教育”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这两种教育的共通点以及具体融合的方法论。虽然在我国将“创新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教育课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加强总结、积极运用,就能够很好地把这两种教育模式融入中职育人的领域中,从而促进中职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三、利用“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通识教育”中,要求受教育者在具备健全人格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识与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并使受教育者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从而将自身的理想转化为现实。
我们在“通识教育”领域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利用“创新教育”的手段,引导学生以互动性讨论的方式畅谈自身的理想,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来完善自身的理想、观察同伴的理想,从而能够更好地完善每一名学生的理想。对于这样的教育,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理想的落实。如有一名学生说他自身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师。我对他的理想十分赞同,表示成为一名工程师的人生理想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十分契合,并提问这名学生:“你为了实现成为一名工程师的理想,做了什么准备呢?”这名学生回答:“我对于专业课程十分重视,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很多专业作业。”我继续对这名学生说:“这样做很好,但是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是需要与团队不断进行合作的,你还要重视在生活中与人交流,才能够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与同事进行合作。”这名学生听了我的回答之后恍然大悟,他表示自身一定要在专业技能上更加完善,在人際相处的过程中更为和谐,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的理想。 四、利用“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利用“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能否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在中职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叛逆的行为表现,教师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会使学生在人格形成的初期,形成性格的缺陷,从而影响学生终身的发展。
我们在“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很多社会常识以及道德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以道德和公共常识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全的人格。如我们曾展开过基于“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电脑、手机应用教育”,该教育的内容为学生解读正确认识电脑以及手机的工具性本质,预防沉迷游戏、避免通过电脑和手机获取不良信息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根据电脑、手机广泛普及应用的特点,为学生揭示了沉迷游戏、通过电脑和手机获取不良信息的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有效地运用电脑和手机,帮助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通用常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电脑和手机的应用又展开了“创新教育”,带领全体学生共同探讨电脑和手机在当前生活中或是未来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途径,从而让学生在享受师生互动乐趣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了创新性思维,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教育效果
(一)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我们通过严谨有序的“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使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我们的学生通过在中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的不同,在课堂上下、生活中处处进行学习体验,从而让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快乐的积累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自主地开展广泛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的学习意愿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
我们的“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更为主动的过程中,发展通用道德基础以及专业实践能力,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尽情感受课程内外的知识魅力。学生可以通过“创新教育”,创新出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新学习方法,好在获取良好发展的同时,随时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学习经验、探讨具体问题,进而沟通感情。学生也可以通过“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激励性评价,获得更多学习动力,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总而言之,所谓“通识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运用式教育。“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在自身现有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创新、行为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质量,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蔡卫斌.信息时代下中职创新教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J].电子测试,2016(17):92-93.
[2]程江平,庄曼丽.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回归育人本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87-92.
[3]何跃,谭力,余雅洁.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4):1-6.
[4]冯勇,宋丽丽,康鹏,等.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和电子商务导论课程互动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77-380.
編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