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教师要想设计趣味化的教学课堂,就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尊重学生的本位,将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逐渐的转化为具体、形象而又丰富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将趣味元素与小学数学课堂结合,既可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加强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思考
  前言: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老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且身心发育也尚未完全,如果教师无法采用有趣的教学模式去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就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地消化繁杂的数学知识,从而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趣味元素”融入数学课堂,帮助学生爱上数学课。
  一、融入信息技术,密切师生交流
  学校和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益。网络学习空间进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另外一个便利之处在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途径,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需要转变教学和学习的观念,形成一种责任意识,建立师生之间的全新的关系,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以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使学生更快的进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应当积极的进行教学流程的优化,以实现高效教学。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为学习交流途径的丰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除了可以在学校期间实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课下的网上实时在线互动,对学生进行课程相关内容的辅导。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多种多样的课程可以进行学习,以不断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和信息,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大力发展。学生也可以在家长及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丰富提升自我的路径和模式。
  二、了解数学文化,故事激发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游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时,我把“故事”这一元素融入到小学课堂中,给学生们讲一讲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祖冲之、陈景润、华罗庚等),让学生们能从外国名人的故事中寻找到一些可以学习的地方,感受数学人文价值,在这些潜移默化的数学课堂熏陶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发生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但是在实际的传统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机械式的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题海中提升数学成绩,忽视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对于前代先贤的精神视而不见,不利于数学课堂的传承,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
  三、符合学生需求,设计快乐游戏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且身心发育也尚未完全,如果教师无法采用有趣的教学模式去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就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地消化繁杂的数学知识,从而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传统的习题战术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让学生做习题的教学方式只会让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越来越反感,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并改进数学教学模式,并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化教学,就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能力等等,进而帮助教师构建出一个真正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例如,我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基础之上,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际的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等方式去了解图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在讲到“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以外的马路上然后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析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和方法”。
  比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训练自己反应能力,我通过有奖竞答模式,将游戏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抢答计算题,教师提出一道“生活中的概率问题”,由学生抢答,举手快者先答,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选出班级前五名学生给予物质奖励。通过这一类的竞争游戏,学生们的数学阅读题得以训练,对于“概率”这节课的记忆更深,学生兴趣更加浓郁。
  总之,我们必须尊重学生阶段特点,融入趣味元素,让学生“感兴趣”,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獻:
  [1]胡佳慧.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56.
  [2]朱财和.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28-129.
  [3]谈爱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情境导入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43-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