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下降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警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出现了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生体质下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
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下降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运动量不足的问题,综合体质未能达到标准的学生比例增加,大学生运动导致猝死的新闻时而见诸报端。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给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应如何针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做好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表现
1.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有下降趋势。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各项定向测试基本项目的合格率较低,这些针对大学生的体能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下降趋势有所缓解。
2.高校学生群体中肥胖率上升。随着高校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学生生活便利设施的普及,大学生在学校中完成日常活动所需的运动量大大减少,这给学生的肥胖率上升增加了条件。另外,计算机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生群体中非常受欢迎,学生对此的使用率非常高,这些便于室内活动的电子设备的普及也减少了学生出门活动的时间,这也是学生肥胖率上升的一个原因。
3.高校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大学生的近视群体越来越多,近视程度较重的学生比例也在增大。
二、高校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1.学生自身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在的高校学生成长环境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成长过程中得到各方的关爱,吃苦的情况比较少,有些学生就容易认为体育锻炼太过辛苦,不愿意参加。另外,现在的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自我监督能力较差,即使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让自己参与体育锻炼,却没有自我坚持和约束能力,无法自己坚持没有强制的体育锻炼活动。
2.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体育锻炼观念对学生的体育运动与健康状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部分的家庭环境没有给学生营造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父母可能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无暇关注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体现在物质要求是否满足,学习成绩是否优秀等方面,对于孩子参与体育锻炼是否积极,运动量是否足够的关注度较少。这些都是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运动锻炼必要性的重要原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就对运动有消极抵抗情绪,自然导致学生的运动量远远不足,导致学生体质下降。
3.高校教育方案的忽视
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是教育界的多数共识,教育者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然而,在高校实际教育工作中,社会与企业对高校评判标准仍然是以专业成绩及就业状况作为重要标准,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高校只能在部分教育方面做出让步,将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不少高校在体育课时的安排方面是偏少的,相对于体育课时的占比,学校会更重视专业课以及各类文化讲座、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的进行。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学校的日常教学计划中对于体育教育工作的安排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同时还有学生面对的来自课业及就业的压力,也给学生带来了体质下降的后果。
4.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也有非常大的影响。首先,高校学生的体质下降体现了教育监管部门对于高校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教育监管部门对于高校不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方面的不作为,更放任了高校对于体育教育时间压缩的错误行为。其次,社会环境对于体育教育是有一定的偏见的。除专业教育者之外,更多的人认为学生要想以后在社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加强专业技能的练习,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针对大学生的群体活动,但他们却不认为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以后在社会上活动能有多大的帮助。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最后,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规定往往没有很好的监管制度,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不可能完成“学生每天需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用于参加体育活动”的规定。社会环境对学生体育活动的不重视,也是高校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建议
1.高校要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高校对体育教育工作有一套科学的管理观念。学校必须真正重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将体育教学目标纳入教学活动考评考核,并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以及体育教学活动的更新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必须摆正体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的地位,高校学生的体质下降是所有高校必须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2.高校要优化体育课程结构
高校的体育课程是保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底层的一环。通过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让学生得到合理的体育教学,得到科学的体质测试,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身体素质。高校体育课程应创造条件,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方式,让体育课程在保证最基本的锻炼目标上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利用学生个体对各类体育活动不同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体育选修课的设置,可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3.高校要积极创建体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是学校开展优质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高校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每天主动锻炼的环境。首先,高校应在完成日常体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各类型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展开,将部分效果好的活动设立为学校的特色活动,保证定期展开,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主动锻炼的健康意识其次,校园社团的社团类型及校园活动也可以为体育教育活动提供环境。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社团建立各种各校的体育活动小组,让体育教师定期到体育相关社团进行指导,使校园社团活动与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地结合,提高学生对丰富的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锻炼积极性以及体育技能水平,强化学生体质。
4.体育教育工作要与科研工作结合
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是高校完成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高校要保证体育教学人才的先进性,就必须给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体育科研环境。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体育教育知识也在随时更新,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也需要随之更新。体育教学工作要想融入学科尖端知识,将现代化体育教育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必须与体育科研工作相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既要注重培养经验丰富的一线体育教育人才,也要注重培养专业的体育科研人才,人才互相融合,才能保证体育教育工作更好地展开。
高校学生体质下降与对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要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从高校的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入手,是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探讨[J].汪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報.2018(10)
[2]叶平.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才智,2018(26):28.
作者简介:钟珉,女,汉,1973-9-22,四川外语大学成都学院,体育部,职称:副教授,硕士,体育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