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和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地摒弃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这一主体,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角色变化;学生评价依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115
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主体性评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中做了一些尝试,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中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就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化、对学生主体性评价的依据以及对体育教学的进一步认识三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
一、正确理解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化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程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和学习动力的强弱。
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正确导和主动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只能说明教师的指导是不恰当的。那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立起来的方式,是不正确的;那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淡化教师主导作用的方式,实际上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看起来活跃,但学生的行为不能指向学习目标。只有将教师正确导与学生主动学相结合,才是一堂有效而充满乐趣的课。
在教学中,教師的指导作用越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强;反之,教师的指导作用越差,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越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等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来编制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与相互促进的。
二、体育课中对学生主体性评价的依据
高中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自主设计锻炼计划,并进行自我评价;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具有现代体育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健康与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具备一定的体育欣赏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积极向上、敢于创新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新课标所倡导的评价方式是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向主动参与,形成关注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模式,即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不仅应有教师的参加,同时也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互动,既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又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善,实现“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学会合作学习,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敢于质疑、求异,勇于标新立异,积极探索,使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通过对自身(或同伴)的体育学习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亲身评价体验,产生正确的认识,并获得尊重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一项学习评价改革中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要带着新课程标准理念走进课堂,树立新的评价理念,思考新的评价方式,制定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把评价制度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同时教师也要在评价制度中及时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行为,真正体现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师生共同发展教育的过程,呈现出新体育课程在评价上的优势。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提高自评和互评的能力,使他们在自己的观察、思考、模仿、设计等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释放智慧潜能。在评价过程中,笔者利用教学中的每一次机会尽量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体会到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他们享受体育的乐趣。
三、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进一步认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强调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等要素。
1.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先决条件。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体育教师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极大兴趣。 2. 根據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新课标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是传授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加上教材要求难度较大,致使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小,对达标缺乏自信心。与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选择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并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做到课内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体育器材,主动参与锻炼。上课前,体育教师可以打破班级授课的固定形式,在学期初期,集体上一次展示课,由指导教师将各项目的特点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项目,自主参与锻炼。这样,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就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体育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3.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教学方法,可以从传统教学法中吸取有益因素并对其进行改进,同时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多元化。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示范法、问题法、自主学习法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中。比如,现代多媒体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是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最近发生的体育新闻直观地搬上讲台。如奥运知识等体育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
(2)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在原有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只是采取课堂传授方式,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运动本身的快乐,几乎很少有师生互动的空间。然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参与到教学中,营造体育运动的气氛,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与学生一起分享运动中的成功和失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以及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学生潜在的动力和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他们就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使他们具有终身体育意识,也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运城三中 044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