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设导图式学习支架,优化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习支架是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学习支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英语课堂更高效呢?本文首先分析了导图式学习支架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优势,并从“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抓住重点难点为着力点”“以体现实践创新为着眼点”三大方面阐述如何基于学情,精准分析,来精心设计导图式的学习支架供学生攀爬,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语用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习支架;对话教学;支架设计;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06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话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体现。在中小学阶段,对话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有限和交际经验缺乏,在语言输出要求相对较高的对话教学中,如果缺乏相应的辅助性支持,学生在语言的思维、组织、加工、建构和输出等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交流上的障碍,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对话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对话学习支架,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撑,形成有效的“生长点”或“脚手架”,使对话教学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将有助于提高对话教学效果。
  一、导图式学习支架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优势
  1.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学什么都是不容易学好的。当学生在学习新的或困难的任务时,教师提供导图式学习支架,它在形式上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支架提示,学生很愿意开口说英语,既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避免了哑巴英语,而且有效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提高学生记忆力
  它是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从而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习效率。小学阶段如果反复机械地练说,效果差且容易使学习者感到疲劳,而且容易忘记。如果借助导图式支架进行练习,效果会大不一样。
  3.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协作学习
  英语对话教学必须“以言语交际為中心”,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进行协作交际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导图式学习支架围绕主题展开分支,呈现语言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而且有话说。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导图式学习支架的设计策略
  1.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有话可说,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启发思考,并主动参与进来。
  2. 指导预习,做到有“备”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记。”学生可能最不能容忍的是将预习和记忆单词、机械朗读课文等同起来。那么这时候教师应努力找出教材和生活的共通点,去“唤醒”他们内在的潜能,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在教学PEP2 Unit2 B Let’s talk&Let’s learn前,老师给学生发放了这样一张预习单。
  Task:请准备一张全家福,根据如下学习支架,利用已学知识尝试介绍自己的家庭。
  以往在上这一内容时,老师一般只布置拿张全家福的作业,课堂上让学生尝试介绍照片中的成员。经过Part A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说“This is.... / He’s my father. / She’s my mother. ”等描述性的语句。现在预习时就让学生根据支架来说,这比不给出描述性语句的支架,单凭一张全家福就让学生说,降低了难度。预习过的孩子在上课就有了清晰的学习思路,上课听课时就有了信心,也有了一定目的性,容易解决自己对课文的困惑之处。同时也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并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3. 激活热身,引起表达欲望
  古人曰:“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可是,很多学生往往想说但又只能说只言片语,那么这时候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去丰富语言。
  如PEP6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B Let’s talk”,在Warming up 环节,教师利用如下导图式支架引导学生进行Free talk。
  就本单元的已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只会运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Summer. Because I can go swimming.”来进行师生或生生的一个简单Free talk,所表达的喜欢一个季节的原因比较单一。此支架简洁地展示了语言交际的情境,并进行关键词及其联系的提示,拓宽了学生的思路,链接了已学旧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应用。喜欢其他几个季节的也可以仿照spring,进行头脑风暴。较之以前不用导图支架的情况,学生应该对话更流畅,而且对话的内容也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4. 依托情景,展开后续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PEP教材中的对话材料往往都有吸引学生的情境,教师根据情境给出巧妙的问题,引领学生徜徉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会根据自己对该内容的理解,猜测情境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在PEP6 Unit6 “Work quietly A Let’s talk”教学中,在导入新授环节,老师设置一个情景支架:Look and say。   让学生根据已学句型:“This is in the zoo.”“Look at the....”“What is it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来描述“Let’s try”中的四幅图,让学生先比较两幅图中同一动物的不同动作并表述,然后再完成“Listen and tick”,引导学生有效倾听,初步感知本节课的主功能句,为“Let’s talk”的学习搭建支架。这样学生在情景中初步理解语言,很自然地引入了新内容的教学。进入“Let’s talk”中,引导学生预测:“What other animals do they see?”“ What are the animals doing?”通过“Let’s try ”中的描述来联想动物园里其他动物还在做什么。好的引导与预测能够提供说的氛围,让学生活跃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会对将要接触的阅读内容充满期待。
  三、以抓住重点难点为着力点
  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理解掌握但又有一定难度的地方。它们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帮助他们克难攻坚。
  1. 提纲挈领,突破重点
  好的板书能体现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一节课的高度浓缩,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因此,它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操练语言,是学生学习的纲,是学生学习的“支架”。在教学PEP8 Unit2“ Last weekend A Let’s talk”中,教师设计了如下板书支架:
  此板书支架由左(句型区域)和右(词汇区域)两板块构成。左板块呈现了本课时的句型框架,她既是学生书写的范本,又是学生句型操练,语言输出的支架。右板块是本课中Grandpa和Mike在上周末做了哪些事情的一个归纳。板书支架便于学生掌握教材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扫除语言学习的障碍,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对话内容,也抓住了对话的重要内容,构架知识框架,突出重难点,利于巩固记忆,增强教学效果,能更有效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 针对关键句,有的放矢
  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积累及认知特点的限制,其表达需要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针对小学生的对话材料一般篇幅不会很长,关键词句理清后,就能较好地整体把握和理解文本内容。
  如在教学PEP4 Unit1 “My school A Let’s talk”时,为了突破核心句型:“Where’s the ...?”“It’s on the ...floor.”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自己学校的楼层图作为学习支架,让学生根据此图来进行练说。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说的愿望,学生有了蓝本可依,一个个句子就瞬间从大脑中迸发出来。相对于没有图示,就让学生来回答出某个房间在哪里,既简单又省时。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楼层及方位的表达,突破了本课重点句型。
  3. 化难为易,层层深入
  在学生碰到理解上的疑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循序渐进式的问题设计,步步为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掌握了。
  如在教学PEP7 Unit5 “What does she do? B Let’s talk”时,老师设计两小部分的问题作为支架。
  第一部分要求Listen and find out. 讓学生带着Q1和Q2听对话录音,找到关键信息He’s a fisherman.然后教学新词fisherman. 句型:“He works at see. He works on a boat.” 第二部分要求 watch and find out. 根据Q3和Q4,学生看读对话,找出相关句子,并学习词汇healthy life的相关信息。
  通过这四个问题支架的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理解这个文本所讲述的大致内容,也让学生明白对话中的主功能句所表达的意思,这几个提纲挈领式的小问题将学习任务化为更细小的内容。相信经过这样递进式的问题引导,不仅学生的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种点拨性的问题导图学习支架,给原本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四、以体现实践创新为着眼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思考、实践、体验、感悟、创造和应用。开放探究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在自主思维活动中萌发创新思维,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1. 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
  学生能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一节英语课的灵魂。语言与生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做到言之有物。
  如:PEP8 Unit3“ Where did you go? B Let’s talk”中,在习得文本对话后的活动设计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与搭档联系自己的寒假生活来仿编一个对话。虽然寒假生活过去没多久,学生的脑中还存有印象,但在语言输出时若没有任何提示,学生不知道如何说起。于是,在第二次上课时,我结合已学旧知搭建了如下思维导图支架供学生使用(浅色信息是老师本人的例子)
  根据支架提示,学生与搭档展开了寒假生活旅游的回顾。在此对话的形成中,既操练了本课对话知识,又复习拓展了When, Who with和How much句型,使对话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更系统。这种基于文字、图像、符号的信息体系,让学生对对话内容做一个清晰的总结,使语言输出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简单性。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激活了学生的语用意识。
  2. 建构文本信息,发展思维品质
  文本建构是指课堂上学生以自己的“学力”走进文本,通过与文本、与自己对话,实现问题发现生成,进而达成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作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想要获得最终答案,而要更加重视获取洞悉答案结果的过程与方法。   如在教学PEP8 Unit3 “Where did you go? A Let’s talk”中,老师设计了如下骨架文本:
  此支架是挖空核心句型,让学生思考“What are the missing sentences?”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的骨架文本设置了一定的难度和梯度,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通过骨架文本这个“支架”,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积极去获取新知识,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3. 尊重个体差异,促进能力发展
  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老师在设计支架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要照顾班中的每一个孩子。
  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下“At a farm B Let’s talk”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输出支架:“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Then act it out.”
  创编新对话是对新课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去创编新的对话。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及时地提供了一个支架,即借用媒体,将句型呈现出来,并给与了相关提示。这样的支架是有分层的,学生如果能夠掌握,就可以不看屏幕,如果存在困难,屏幕上的句式将会给他带来帮助,于是,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学生都有了参与的可能。
  通过talk的学习,整合本身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能够脱离书本的文本对话,将对话延伸与拓展到课外,生成为自己的生活中的语言,更希望学生能够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是教材使用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为学生搭建清晰和丰富的导图式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培养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化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可以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晓丽.支架式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3] 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1).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谈桥中心小学  314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