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番茄筋腐病也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生长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之一。發病轻时仅部分果实品质降低,但发病重的地块,病果率可达7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番茄的生产。低温寡照的环境,导致番茄筋腐病多发,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将引起番茄筋腐病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发病症状
筋腐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褐色筋腐型,一种是白变型。
(一)褐色筋腐型
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甚至坏死斑,果肉僵硬,切开果实可见果内的维管束变褐,有时果肉也出现褐色坏死症状。发病轻时,发病处难着色,红熟果表面有明显的绿色或淡绿色斑,果肉变硬,果实成空腔。
(二)白变型筋腐病
发病果着色不均,局部白化,转色不良,果肉变硬,品质差,此症状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
二、发生时期
番茄筋腐病多发生在第1穗果和第2穗果上,病果在转红期症状明显。
三、发病原因
关于番茄筋腐病的发生原因,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现有的报道多数认为是由碳、氮代谢紊乱所致,可分为光合作用降低、氮素同化能力增加及缺钾造成的糖分分解系统不正常,使碳/氮比下降,对于这种异常代谢作用,不同的品种产生不同的反应,继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筋腐病——褐变型或白变型。具体的影响因素大致如下:
(一)受种植品种的影响
筋腐病与栽培品种有关。不同的番茄品种,其筋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相差较大。选择易发筋腐病品系,就容易发病。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 温度。低温可能导致光合产物运转减少,果实中碳水化合物减少,从而导致筋腐果发生。过高的温度不仅使光合产物积累减少,也会影响营养运输,因此,温度过高过低都有可能发生筋腐病,这种发生与温度影响转色不同,会发生维管束坏死。
2.弱光照。许多研究表明,弱光照促使筋腐病的发生。当植株在弱光、强光交替出现的条件下,会进一步促使筋腐病的发生。在番茄整个生长周期内,幼果期最易受光照的影响而发生筋腐病。在实际生产中,引起弱光照的因素有很多,如定植密度过大、整枝打叶不及时、阴雨雾霾天过多、覆盖材料透光率过低等,这些因素均可促进筋腐病的发生。
3.二氧化碳。棚室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导致植株光合作用较弱,造成植株光合作用产物积累较少。
4.土壤水分过多。据调查,在同一个大棚中,靠近灌水渠附近经常积水,使土壤水分达饱和状态的地块,可加重筋腐病的发生。
(三)营养元素
1.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有调查发现,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作为有机肥,会加重筋腐病的发生。
2.氮过剩。铵态氮或亚硝态氮过剩是诱发筋腐果的重要因素。氮肥施量过多或氮代谢受阻,导致植株体内氮吸收过剩,易引发筋腐病的发生。
3.缺钾。有研究表明,钾元素缺乏是诱发番茄筋腐病的重要因素。钾亏缺影响了碳水化合物从叶片到果实的运转及果实内淀粉和糖的转化,导致番茄筋腐病发生严重。
(四)某些病毒可导致筋腐病发生
试验表明,番茄筋腐果的发生与TMV侵染密切相关。TMV侵染植株后,尤其在采收前15~20 d侵染导致该病发生的,能够提高白变型筋腐病的发生率。
四、防控措施
(一)种植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的番茄品种种植。
(二)科学化栽培管理
冬季设施栽培选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膜,适当稀植,科学整枝;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及时通风换气,调好棚温,遇到极端天气,及时采取临时加温措施;浇水宜少量多次,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在低温寡照的冬季,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辅助光源。
(三)合理施肥
多施腐熟的有机肥,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根系发育。配方施肥,保证各元素比例协调,尤其是氮钾配合使用,保证一定的K/N、K/Ga、(K+Mg)/Ga的比率,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和降低筋腐果的发生率。番茄坐果后适当追施含有钾、钙、镁、硼、锌等元素的多元复合肥。
(四)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白变型筋腐病的发病条件之一,是TMV病毒侵染植株造成的,防治番茄病毒病可有效地降低筋腐病的发生,注意做好TMV病毒的综合防控措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