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信息技术,精彩幼儿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儿教育教学,使教师多了一个快捷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优化了活动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使幼儿在可视的、直观的和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思维,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提高多种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幼儿园;优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多角度、全方位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引领我們进入信息化时代,进而帮助我们实现高质量、有创新性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共享性,为幼儿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具备色彩鲜艳、新颖多变、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特点,教学中,教师把教育内容绘制成色彩鲜艳的影片,并录制成配乐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能唤起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例如儿歌《美丽的大海》,为了让幼儿领略“大海是一个奇妙的世间”,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好奇、神往之情,也便于熟悉、记忆儿歌,一开始便向他们展示了美丽的大海。那蓝蓝的海水,海鸥在飞,海浪在沙滩上“跑”,小飞鱼飞得高高的,鲸鱼在喷水,星星鱼在一闪一闪,海葵花正在开放……再加上好听的音乐、悦耳的朗诵,这一切俨然把孩子们带入了那美丽无比的大海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等,这些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程度,使幼儿视、听、脑得到充分调动,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较于其他工具具有不可代替的优点。信息技术在提高语言活动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教师讲的故事以及教学儿歌插入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优美的声音,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另外,在语言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触发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由于散文比较枯燥乏味,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不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静态以及平面的画面转换成生动形象的情境,同时还为学生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画面展示的是雨水滴滴答答地在天空飘落,秋天悄悄来临,美丽的菊花悄悄盛开,路旁银杏已经泛黄,枫叶早已变红,果子也成熟了,糖炒栗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落叶慢慢从树上飘落,人们都在忙着采摘果子,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同时还会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流所看到的是怎样的春天。
  三、运用信息持技术进行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期达到知识的迁移。通过各种生活案例,教师先让孩子了解动物的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的愿望的达成。
  四、信息技术能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与能力
  信息技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把一些科学现象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把要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如大班数学活动“5的组成”,原本只用枯燥的数字和图片让幼儿摆放,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小动物们制作成动画:早晨,鸡妈妈带着宝宝们到草地上玩耍,看它们排着队走了过来,一共来了几只鸡?几只大的,几只小的?几只黄的,几只花的?猜猜看它们准备做什么?几只小鸡捉虫?几只在奔跑?这些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形象生动的动画始终贯穿其中,幼儿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跟着动画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有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孩子的目光,激活孩子的思维,带领孩子纵观历史,预览未来,放眼世界;解除家长的忧虑,更新家长的观念,方便家长与幼儿园、与幼儿教师进行了解与沟通。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相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将可以更正确,有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丽明.信息技术,师幼共同成长的助推器[J].山东教育,2007(3)
  [2]陈艳梅.简论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的运用[J].教育导刊,200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181.htm